西周禮樂制度有哪些 - 含義和作用

來源:魅力女性吧 1.23W
西周禮樂制度有哪些 含義和作用

1、西周禮:

在西周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

2、西周樂:

在西周,以五聲八音為樂,五聲為音階,即宮、商、角、徵、羽。八音為器樂之分類,即壎、笙、鼓、管、弦、磐、鍾、柷等。

3、西周的禮樂制度的含義:

西周的禮樂制度就是等級制度。西周春秋時代所講究的“禮”,是貴族根據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制階段的風俗習慣加以發展和改造,用作統治人民和鞏固貴族內部關係的一種手段。

4、西周禮樂制度的作用:

可以用於維護其宗法制度和君權、族權、夫權、神權,具有維護貴族的世襲制、等級制和加強統治的作用。當時許多經濟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貫串在各種禮的舉行中,依靠各種禮的舉行來加以確立和維護。

擴展資料:

禮崩樂壞

到春秋後期,就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

這些卿大夫在奪取國君權力的同時,不但僭用諸侯之禮,甚至僭用天子之禮。按禮,天子的舞用“八佾”,這時季孫氏也用“八佾舞於庭”,孔丘斥責説:“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按禮,天子祭祖唱《雍》詩來撤除祭品,這時魯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認為這種事不該出於“三家之堂”。

按禮,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於泰山,這時季孫氏“旅於泰山”,孔丘又指責他不懂禮(《論語·八佾篇》)。卿大夫這樣“僭禮”,實質上就是奪取政治權力的一種表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