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國是而不叫國事

來源:魅力女性吧 2.83W
為什麼叫國是而不叫國事

國是取自漢語“國家之事”的意思,而國事則是拆開國家之事來表達。從歷史上看,國是早已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而國事則是在元朝出現的。從字面上理解,國是指國家的大事,而國事則是指國家中各個小事,例如民生、文化等。由此可見,“國是”承載着更多的意義,是指國家的大事,而“國事”則指的是更加細節的事情,所以一般情況下叫“國是”而不叫“國事”。

國是,指國家的重大政策。“共商國事”原本是“共定國是”,其源出於南朝范曄的《後漢書·桓譚馮衍列傳》。“國是”並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

    “國事”與“國是”是近義同音詞。“國是”要比“國事”的範圍窄,因此不能用“國是”替代“國事”。明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朝有不直、毀名之臣,則民生休慼、人品邪正,誰復為國家昌言乎’疏上,奪俸一年。嗚呼!國是所歸,往往如此矣。”

國是這個詞最早出現於《周禮·大傳》,指的是皇帝的全國性法令和諭旨。它是由“國事”簡化而來,但兩者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國事”指的是政府的所有事務,包括內部政務、外交事務和軍事事務等等而“國是”則指的是皇帝對國家全體民眾的號令和諭旨,重點在於明確規定及事宜。所以,“國是”比“國事”有更強烈的民眾性,更易於推行,也更符合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基本原則,因此才被廣泛使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