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喜寺上中下天竺典故

來源:魅力女性吧 1.48W
法喜寺上中下天竺典故

據《天竺山志》載:東晉咸和初(咸和元年為公元326年),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由中原雲遊入浙,至武林(今杭州),登武林山見有一峯而歎曰:“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一小嶺,不知何代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

由此,山名天竺,峯稱飛來,峯北建寺稱靈鷲寺,峯前建寺名曰靈隱。原本,“天竺”是古代中國對今印度和印度次大陸國家的統稱,後來玄奘西域取經,根據讀音更名為印度。而“天竺”二字,也因佛緣,落户在了杭州西邊的山丘裏。

寺內的牆壁浮雕與假山流水

到了後來,後人把峯南所建各寺稱“天竺寺”,分為上、中、下三天竺。其中,下天竺寺創建最早,是杭州唯一的女眾寺院,路上漫步,常能遇尼姑行者。到了清代,乾隆又親題寺額,將上中下天竺三寺,分別賜名法喜寺、法淨寺、法鏡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