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博物館的16件鎮館之寶

來源:魅力女性吧 3.3W
甘肅博物館的16件鎮館之寶

甘肅博物館16件國寶有珍貴的絲麻織品,經卷文書,木、漆、銅器,大量的漢簡、長城文物,銅奔馬在內的銅車馬羣及木車馬,金銀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代表藏品有:永樂款鎏金菩薩坐像、複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葫蘆形網紋彩陶壺、旋渦紋彩陶罐、彩繪木博戲俑、銅奔馬、絹底平繡人像。

1、永樂款鎏金菩薩坐像:明代,像高20.3釐米,此像頭戴花冠及髮髻冠,菩薩面部廣額豐頤,雙目微垂,面容慈祥。身披帛巾,胸部前飾纓絡,衣紋弧線流暢優美,下裙寬大貼體,結跏趺座於深束腰仰覆蓮台座上,菩薩像整體結構勻稱,雕刻細膩精製。

2、複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齊家文化,蘭州市八里窯崖頭出土,口徑9.5釐米,高22釐米,夾砂橙黃陶,通體施紫紅彩。口沿內外各繪一圈倒三角網紋,耳部繪折帶紋,腹部兩面分層繪複道三角紋,各層之間用平行線分隔,腹兩側繪菱形網紋。圖案皆由平行線組成,繁縟而不亂。

3、葫蘆形網紋彩陶壺: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蘭州市花寨子出土,高46.7釐米,口徑12.2釐米,底徑16.8釐米。施紅,頸部繪網紋,肩、腹部繪六組葫蘆形網紋,間飾鋸齒紋。

4、旋渦紋彩陶罐: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蘭州市花寨子出土,高22.5釐米,口徑14.1釐米,底徑10.6釐米。罐身施紅,口沿內彩,有橫豎平行條紋相間排列。

5、彩繪木博戲俑:西漢,武威市磨嘴子漢墓出土,人高29釐米。兩位老者在玩博戲,這是戰國到漢代非常盛行的一種娛樂形式。匠師以簡單明快的藝術造型,刻畫了兩位老者全身貫注的博弈場面,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對弈時蓄勢待發的場面。

6、銅奔馬:東漢,武威市雷台漢墓出土,通高34.5釐米,長45釐米,寬13.1釐米,造型矯健精美,作昂首嘶鳴、疾足奔馳狀,塑造者攝取了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超越飛鳥的剎那瞬間。

7、絹底平繡人像:西漢,武威市磨嘴子漢墓出土,高7.2釐米。紅色絹底,用絳、淺綠、淺黃、黑色絲線平繡二人像,作對話狀

甘肅博物館的16件鎮館之寶

甘肅省博物館的16件鎮館之寶分別是《儀禮》簡、蓮花形玻璃託盞、《報父母恩重經變》圖軸、肅府本《淳化閣帖》、馬踏飛燕銅奔馬、八思巴文虎符圓牌、“白馬作”毛筆、彩繪木軺車、彩繪木雕博戲俑、醫藥簡牘、金棺、銀槨、銅匣、舍利瓶及石函、《大般涅盤經·迦葉菩薩品之二》卷、《道行品法句經》第三十八卷、高善穆石造像塔、彩塑坐佛與脅侍菩薩、鯢魚紋彩陶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