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英雄不讓鬚眉的意思

來源:魅力女性吧 4.93K
巾幗英雄不讓鬚眉的意思

意思是指女子亦可為有所作為者,不一定比男子差。

出處:《三國志·魏志·明帝睿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亮既屢遣使交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怒宣王。”

翻譯:諸葛亮數次派遣使節遞交戰書,又送給司馬懿頭巾之類婦女穿戴的服飾,以此來激怒宣王。

擴展資料

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

1、婦好。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商高宗武丁的王后。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小國。

2、秦良玉(1574或1584~1648)。字貞素,土家族(有説苗族),四川忠州人。她曾派出族人救援瀋陽抗擊後金,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貞侯。明思宗曾寫下了四首詩,給予了秦良玉極高的評價。

3、平陽公主。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李淵嫡妻竇氏所生。嫁給武將柴紹為妻。李淵起兵後,平陽公主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響應李淵。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

當一個女人很有作為時,就叫巾幗不讓鬚眉,意思是説女人不比男人差。

幗,婦女頭髮上的飾物。巾幗,婦女的頭巾和頭髮上的裝飾物。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巾幗,意謂司馬懿如同婦人。後以“巾幗”為婦女的代稱。古人稱男子為鬚眉。封建傳統歧視女性,所以當一個女人很有作為時,就叫巾幗不讓鬚眉,意思是説女人不比男人差。 源出《三國志·魏志·明帝睿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亮既屢遣使交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怒宣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