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的三個價值

來源:魅力女性吧 1.02W
勞動的三個價值

一是勞動創造客體價值,即通過勞動創造能夠有益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物質文化產品及其組成的人工物質世界,在此過程中培育學生尊重勞動成果的精神和學習勞動技能的實幹精神

二是勞動創造社會關係價值,即勞動在創造物質文化產品的同時創造出以這些產品為載體的人與人的社會關係,在此過程中勞動教育培養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隊合作精神,集體主義精神與社會共同體意識

三是勞動創造主體價值,即通過勞動創造出主體意志,主體情感,主體智能,主體技能

勞動的意義和價值不只是洗衣、做飯、打掃衞生,更是務實、做事、操作、實踐,勞動的意義,貴在讓人用身體丈量物理和心靈的世界。

人類在勞動過程中,一方面通過行為方式的變換與思維方式的變換來形成信息,通過價值判斷與價值評價來選擇信息,並通過經驗和能力等方式來貯存和傳播信息。

另一方面通過建立、發展和完善各種形式的擴展耗散結構(生活資料、生產資料、社會關係、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等)來形成信息,通過價值判斷與價值評價來選擇信息,並通過科學與技術等方式來貯存和傳播信息。

第三方面,勞動促進了手與腳的分工,使人學會了製造和使用工具勞動促進了語言的產生,加速了信息的生產和傳播勞動促進了大腦和機體的進化,加速了信息的積累與處理。

而且任何勞動都具有能動性和受動性。能動性是指人們按照自身對自然界的規律性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受動性是指不論人們是否認識這些規律人們總是受這些規律支配、不得不按照這些規律進行活動的過程。

在一定意義上,這兩個過程同時並存,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專家把人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動的一面取得的成果叫做“自由自在的勞動”,並賦予其作為美的本質規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