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十大叛徒排名

來源:魅力女性吧 7.8K
歷史上十大叛徒排名

1、中行説

中行説(音中航月)是西漢文帝時期的宦官,因不滿意被強行派往匈奴出使,遂投降匈奴,成為對方進犯中原的“帶路黨”,深受老上單于的寵信。不過我覺得這理由很牽強,因為從中行説後來的舉動來看,他的投降行徑應該屬於蓄謀已久。

中行説投身匈奴後,不斷地挑撥匈漢之間的關係,破壞和親政策,教導單于對漢朝傲慢自大、威逼勒索,並經常引導匈奴軍隊侵略漢朝邊郡,危害極深。

2、閻知微(-698年)

閻知微是初唐大畫家閻立本的侄孫,在武則天時期擔任春官尚書,在696年出使後突厥期間投降,被默啜可汗封為“南面可汗”。閻知微投敵後,引導突厥大軍侵犯趙、定二州,一路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突厥軍隊禍亂兩年,終於被唐軍擊敗,默啜可汗匆匆北撤,已無利用價值的閻知微被釋放回唐,結果在邊境地區被抓獲。閻知微回國後被處於磔刑,三族也被屠滅,可謂罪有應得。

3、石敬瑭(892-942年)

石敬瑭的惡,不僅體現在向比他小很多的契丹國主稱兒,更惡劣的是向契丹割讓險要之地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為中原防禦北方民族的天險,一旦割讓,使得從遼至元,北方異族可以肆無忌憚地南侵,禍害極深。石敬瑭之罪可謂大於天。

石敬瑭儘管對契丹百依百順、予取予求,但依舊常遭到外族主子的苛責,尤其是因為收容吐谷渾部落之事備受刁難。942年,石敬瑭憂憤而死,5年後後晉亡於契丹。

4、杜重威(-948年)

杜重威為石敬瑭的妹夫,官至侍衞親軍都指揮使、成德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出將入相,權威赫赫。杜重威位極人臣,很想當皇帝,而晉出帝與契丹的交惡恰好給他提供良機。

公元946年,杜重威率晉軍主力“北伐”,但在前線投敵,使得後晉迅速滅亡。杜重威雖然當了漢奸,卻依然沒有撈到皇帝位子。契丹軍北伐後,杜重威被遺棄,被迫投降後漢劉知遠。948年,劉知遠駕崩後,遺詔誅滅杜重威一家。

5、劉豫(1073-1146)

劉豫在北宋朝為官時便因德行有虧屢遭諫官彈劾,1128年擔任南宋朝的濟南知府時,更是直接變節投金。1130年,劉豫在金人的扶植下,當上偽齊皇帝,成為金兵南侵的“帶路黨”,是當時最為窮兇極惡的漢奸。

劉豫在中原地區倒施逆行、助金為虐,但依舊未能逃脱被廢軟禁的命運。1137年,金國廢除偽齊政權,劉豫被流放到北疆,9年後才死去。

6、秦檜(1090-1155年)

秦檜為進士及第,博學多才,詩文聞名天下,以書法尤精。秦檜早年為官口碑甚好,秉性剛正不阿,在北宋滅亡前夕曾極力主戰,怒斥投降派,一度還想自殺殉國,與後來的表現簡直是大相徑庭。

秦檜的轉變發生在被擄往北方後,面對金人的威逼利誘,終於屈服投敵,被派往南宋主持金宋議和之事,官至宰相。秦檜當政期間,大肆迫害抗金將士,尤以誣殺岳飛為世人所切齒。

7、張弘範(1238-1280年)

張弘範為豪強張柔之子,蒙元大將,官至鎮國上將軍、江東道宣慰使。其最大的惡,是作為漢人將領,竟然率敵軍滅亡自己的母國南宋。不僅滅亡南宋,還恬不知恥地在崖山海戰後刻石記功,大書“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於石壁之上。

張柔、張弘範、張珪祖孫三代甘當蒙元鷹犬,迫害漢人,但最終未能逃脱天譴。泰定帝死後,張家在宮廷鬥爭中“押錯寶”,男子全部被殺,女子全部被姦污。

8、孔有德(1602-1652年)

孔有德本為抗擊後金大將毛文龍的部屬,毛被袁崇煥冤殺後,孔有德投奔登萊巡撫孫元化,後發動吳橋兵變,禍亂登萊1年有餘。叛亂被平定後,孔有德從海上投奔後金,先後受封為都元帥、恭順王,並且作為漢官代表向皇太極勸進稱帝。

清軍入關後,孔有德甘當南侵的“馬前卒”,鎮壓江南各地的抗清鬥爭,手中沾滿同胞的鮮血。1652年,孔有德被明將李定國包圍於桂林,城破前自殺。

9、吳三桂(1612-1678年)

吳三桂本為明朝的遼東總兵,負責鎮守山海關,在李自成進入北京後一度想投降,但聽聞愛妾陳圓圓被辱的消息後,轉而投降滿清。1644年,吳三桂與清軍聯合擊敗李自成,“因功”封平西王。

吳三桂投敵後,率軍鎮壓西北、西南的明軍武裝,並於1661年俘殺南明永曆帝,正式滅亡明朝。從1659-1673年,吳三桂鎮守雲南、貴州,因康熙帝的“削藩”政策反叛,在衡陽稱帝。1678年,吳三桂病死於衡陽,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

10、李成棟(-1649年)

李成棟本屬李自成的農民軍,後跟隨叛將高傑降明,官至徐州總兵,清軍南下時又率眾投敵。李成棟最大的惡,是對抗清同胞進行大屠殺,“嘉定三屠”便是李成棟的“傑作”,並因“赫赫”功勞被提拔為江南巡撫。

李成棟鎮壓江南人民的抵抗後,又南下福建、廣東擊滅隆武政權與紹武政權,因不甘屈居兩廣總督佟養甲之下,於1648年“反正”投降南明,被封為惠國公。次年,清軍攻陷李成棟駐守的信豐城,李成棟逃竄,在渡河時墜馬淹死。

歷史上十大叛徒排名如下:

第一位:白起

白起,楚國人,楚平王之後代,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於用兵,因與秦宣太后、穰侯魏冉是鐵三角關係,受命輔佐秦昭王,開啟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後因功高蓋主,得罪範睢被賜死。(白起身世之謎有兩説,一説是秦國人,另一説是楚國人。我在參考借鑑一些文獻後,支持白起是楚國人之説法)

第二位:魏卬

魏卬,魏國人,曾在帶領魏軍同秦國開戰時,被好友商鞅用計俘虜作了秦將。秦惠文王七年,公子卬與魏國開戰,俘虜主帥龍賈,斬首魏卒八萬餘。後被誣告謀反,逃亡到魏國尋求庇護。

第三位:範睢

範睢,魏國芮城(今山西芮城)人,曾是魏國宰相須賈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須賈棍棒伺候致死,後在好友鄭安平的幫助下,改名換姓,潛入秦國向秦昭王獻計對外實行“遠交近攻”、對內“加強王權”策略,獲得信賴,官拜宰相。

第四位:劇辛

劇辛,趙國上谷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趙武靈王身邊參謀。自趙武靈王被兒子活活餓死沙丘後,劇辛投奔燕昭王,負責實施變法,輔佐燕昭王大破齊國。

公元前243年,劇辛趁趙國(歷經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後)衰弱之際,率兵攻打趙國。因輕敵冒進,損兵折將,為好友趙將龐煖俘殺。

第五位:張儀

張儀,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縣王顯鄉張儀村)人,王室貴族後裔,早年拜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學業有成,入秦向秦惠王獻計“連橫”外交策略深得賞識,封為相國。

公元前328年,張儀向秦惠王獻策不費一兵一卒獲得魏國上郡十五縣和少樑。後因失寵,出逃魏國後病死。

第六位:田文(孟嘗君)

田文,即孟嘗君,戰國四公子之一,齊國齊威王之孫,因封襲其父爵於薛地,又稱薛公。由於受貴族叛亂牽連,欲為湣王所害,倉促逃到魏國任相國。為報一己之仇,聯合秦、趙、燕三國攻齊,齊軍大敗,齊湣王在逃跑過程中病死。

第七位:李斯

李斯,楚國人,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師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學成之後,入秦為官,勸説秦王嬴政滅楚國、成帝業,官至宰相,後被趙高污構謀反罪死。

第八位:伍子胥

伍子胥,楚國人(今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因父受到奸臣讒害,隻身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

第九位:甘茂

甘茂,楚國下蔡(今安徽潁上甘羅鄉)人,曾就學於史舉,學百家之説,經張儀、樗裏疾引薦於秦惠文王,擔任秦國左丞相。向秦惠文王建議相助韓國攻打楚國揚名。後遭朝內競爭對手向壽、公孫奭讒毀,出逃齊國

第十位:呂不韋

呂不韋,姜子牙23世孫 ,衞國濮陽(今河南省滑縣)人。早年奔波各國經商,積累千金家產。後轉戰政壇,做起扶持“皇帝(秦莊襄王)”生意,大獲成功,官拜秦國丞相。

執政時曾攻取衞國土地,置東郡。晚年受到嫪毐集團叛亂牽連,罷相遭流放,途中自盡而亡。

第一,司馬懿

司馬懿是河內郡的大族,一開始曹操多次請求他出山,他不理不睬,後來迫於壓力,不得不在曹操手下當官。由於司馬懿長壽,等到曹丕時期,曹魏已經沒剩下幾個謀士了,而司馬懿便開始發揮更加至關重要的作用。曹丕短命,曹叡也短命,等到曹芳時期,就曹爽跟司馬懿鬥了,曹爽野漢子哪裏是司馬懿的對手。

公元249年,高平陵政變,司馬懿正式開始奪權。自此,曹魏的實際大權已經在司馬氏手中,司馬昭、司馬師陸續掌權,到了司馬炎,正式以晉代魏。司馬懿這一叛徒可以説得上老謀深算了。

第二,孟達

孟達,是三國時期有名的兩面派,先是劉璋的手下,後來投靠了劉備,你以為他會效忠於劉備一輩子,但是並沒有。他和劉封一起被派去攻打上庸郡等城池,由於上庸這一帶地處蜀漢和曹魏中間位置,朝中好友法正死後,孟達的心思就不在蜀漢了。

果然,孟達害死劉封,投靠了曹魏,曹丕對他還不錯,又讓他去守上庸一帶。而到了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孟達又決定跟着蜀漢一起幹,真的是兩面三刀的叛徒。

第三,呂布

演義中就説呂布是三姓家奴,歷史上也差不多。先後跟過丁原、董卓、王允等主公,最最關鍵的是呂布跟了新的主公,會把老的主公給殺了,對主公太不忠誠了。

後面自己成為一股勢力後,他的衝動性格依然沒變,要不是陳宮在一旁給他出主意,他也根本不可能成為一方諸侯,之後被曹操抓住砍了。呂布這個叛徒,令人噁心。

第四,黃權

黃權這個叛徒比較特殊,一開始效忠於劉璋,劉璋雖然無能,但是他還是忠心耿耿的,劉璋當然要去迎接劉備,黃權是勸阻的,後來也是不得不投降才投降的。

後來,跟隨劉備討伐東吳,由於夷陵之戰蜀軍大敗,黃權的部隊被困住了,返回不了益州,因而不得不,黃權投靠了曹魏,其後也一直在曹魏做官。

第五,于禁

于禁這個叛徒説實話好可惜,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前線告急,于禁被派去抗擊關羽軍隊,奈何被關羽一鍋端了,當時的于禁已經年歲不小了,投降了關羽。

後來荊州落入東吳之手,于禁作為叛徒的身份被東吳遣送回曹魏了,要知道于禁為曹魏可是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可因為投降了,導致在曹魏國內根本沒有地位,可惜可惜。

第六,許攸

許攸的反叛,是曹操贏得官渡之戰的重要原因,因為許攸反水,直接幫助了曹操奇襲烏巢成功,而烏巢的失利,基本上奠定了袁紹的失敗。

許攸看似棄暗投明,然而他不夠低調,最終因言獲罪。對於袁紹來説,許攸是個不折不扣的叛徒,一個狂傲的叛徒。

第七,張鬆

張鬆是死得最為可惜的一個叛徒,還是被他哥哥投訴的。張鬆由於不滿劉璋的無能,想為益州請一個明主,於是找到了劉備這一明主。

對於劉璋來説,就是赤裸裸的反叛,對於劉備來説,自然高興,益州內部有人策應他,內外配合作戰,奈何私通信息事發,張鬆被砍。

第八,鍾會

眾所周知,鄧艾是消滅蜀國的第一功臣,鍾會可以算是第二功臣了。但是鍾會對司馬氏並不忠誠,他先是誣陷鄧艾要反叛,然後自己坐擁益州,和姜維聯合,準備造反。

想割據一方,所幸司馬氏棋高一着,公元264年,鍾會死於兵變戰亂,年僅40歲。鍾會這個逼也是壞得很,司馬氏可以反魏,鍾會也可以反司馬。

第九,馬邈

馬邈可能知道的人不多,這個人是蜀漢的江油守將,鄧艾偷渡陰平,直接遭遇的地方就是江油,打了一打後,直接舉城投降,導致鄧艾大軍直插成都。

演義中還進行了加戲,説是馬邈的妻子李氏因為丈夫投降而自盡了,女人都有必死的決心,馬邈顯得窩囊。

第十,糜芳

糜芳是最令人髮指的一個叛徒。令人髮指的原因有三,第一,糜芳是主公劉備的小舅子,就是蜀漢的國舅爺,這麼高的親屬地位,竟然背叛後降於東吳第二,和關羽不能同心同德,關羽孤傲是他的問題,但是糜芳也得堅守崗位啊,他的投降導致了荊州後方據點直接沒了,關羽前線大軍沒有了家,很快被一鍋端了,關羽也身首異處第三,他的投降直接導致蜀漢集團徹底和荊州無緣了,基本意味着蜀漢只能偏安一隅了。

糜芳的背叛,他兄弟糜竺頂不住了,愧疚而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