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什麼傳統習俗

來源:魅力女性吧 1.22W
安徽有什麼傳統習俗

拋頭獅

“拋頭獅”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一項習俗,以肥西門歌、舞獅、崇祀活動為載體。其中,獅頭與獅身是分開的,舞獅頭者上場之前舉起獅頭套在自己的上半身,舉套之間便有了一個向上拋的動作,故稱為“拋頭獅”。

玩旱船

每逢正月十五,在合肥城鄉還常常可看到玩旱船的習俗。旱船的“燈芯”為女性,玩旱船的主角是艄公,隨旱船扭來扭去,配合着鑼鼓節奏,不時地哼唱小調。唱詞多望風采柳,即興發揮,幽默、詼諧,為當地節日街頭最為逗引看燈人的一道風景。

亳州大班會

亳州的大班會是一種罕見的民間舞蹈,它十分精彩奇特,因有劇情發展,又類似摺子戲。演員們着戲劇服裝,臉畫油彩,紛紛登場,鬧鬧攘攘。大班會雖然形式上具有較濃厚的因果報應色彩,但集中地表達了人們懲惡揚善的心願。

高蹺

高蹺也叫“高蹺秧歌”,是漢族民俗舞蹈的一種形式,藝人們腿綁高蹺,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以雄健、驚險為主。

阜陽獅子

太和民間舞蹈獅子燈已有一百多年曆史。獅子燈表演由馴獅武士執繡球引獅入場,扮獅人表演獅子躥、跳、滾、撲、站、卧、翻等動作,還躍上大方桌表演站大綆、走梅花樁等驚險情景。同時配合獅子燈煙火,增添了歡快熱烈氣氛,整場演出驚險有趣,高潮迭起。

潁州肘閣

“肘閣”是潁州區優秀民間舞種之一,系祖籍潁州袁集的一代民舞大師王醒先生在古老民舞“馱歌”基礎上改革創新而成。演員在表演過程中要完成“剪刀步”“跑花場”“前後翻”“後空翻”“自由擺”等技巧與難度並重的動作。

滁州走太平

又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傳承時間最長的健身走活動。每年正月十六這天,城內萬人空巷,四鄉八鄰、扶老攜幼、全家出動、從清晨到深夜,數十萬人到太平橋上走一走……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甚為壯觀,放煙花、燃爆竹、燒香燭、以此祈禱風調雨順、逢凶化吉、消災去病、平平安安。

六安龍騰舞獅

龍騰舞獅表演隊伍身着五彩豔麗的服裝,在街區路旁走走停停,向周邊商鋪和圍觀的羣眾表演舞獅子、跑旱船、花挑子、大頭娃娃、蓮香舞等傳統民俗文藝。

安慶許嶺燈會

安慶許嶺燈會彙集了竹編、剪紙、彩繪、雜技、臉譜、舞蹈、戲劇、民樂演奏、神話傳説等多種民間藝術,傳統上採用彩裝遊走的方式,走一程,演一場。表演時各個燈班同步起舞彈唱,場面十分壯觀,參與的藝人越多,越能彰顯燈會的熱烈氣氛。在這龐大的演出陣容中,最有特色的是台閣、鞦韆和東鄉斷絲絃三個燈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