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海鮮貴不貴

來源:魅力女性吧 9.35K
古代海鮮貴不貴

貴。

在中國,海鮮更是歷史悠久的食物之一,早在周朝便有食用海鮮的相關記載。但因為運輸等難題,海鮮在當時過於珍貴,所以只有只有宮廷貴族及皇宮祭祖才可食用,也正是因為出入宮廷,得以流傳下諸多關於海鮮菜品的記載。不過當時哪怕是皇宮貴族也只能吃上少量便於運輸的蛤蜊。

大約在南北朝年間,海洋漁業發展,史書上記載的海鮮種類也漸漸多了起來,食用海鮮的人也漸漸不再僅限於皇族中人。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中便記有海味珍品的烹飪方法:"炙如蠣。汁出,去半殼,去屎,三肉一殼。與姜、橘屑,重炙令暖……勿太熟――則韌。" 對烹製方法、調味、火候都做了詳細要求,其做法更是與今日的"白灼文蛤"與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海鮮真正走上餐桌還是在明代。明清時期,造船工業及沿海海產養殖進一步大發展,讓海鮮不再遙不可及,一些不太容易養殖運輸的海鮮也漸漸走入大家的視線。

在劉若愚所作的《酌中志》記錄了明朝中後期皇室的飲食風尚中,便有詳細記載諸多海鮮種類:炙蛤蜊、鯊魚筋、炒鮮蝦更是當時明穆宗最愛吃的美食過年必吃美食,還有出現了將海蔘、鰒魚、鯊魚筋、肥雞、豬蹄筋共燴一處,名曰"三事"的海鮮佳餚。清代的袁枚寫《隨園食單》,還列出了海鮮清單,更是將燕窩、魚翅、大烏參、魚肚、魚骨、鮑魚、海豹、狗魚(娃娃魚)列為海八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