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蒙古寒蟬這麼多

來源:魅力女性吧 2.62W
為什麼蒙古寒蟬這麼多

蒙古寒蟬是個愛吹牛的傢伙,總是棲息在河岸、庭院、路邊、山丘的高大喬木上大聲炫耀:“知了、知了……”似乎要全世界都知道它是個博學多才的萬事通。蒙古寒蟬雖然喜歡自誇,但其歌聲確實起伏多變,音調忽高忽低,既洪亮又悦耳。當兩隻或更多的蒙古寒蟬一起鳴唱時,這種無伴奏的合唱可以產生美妙的和聲,其藝術水平配得上“蟬聲音樂會”的壓軸重任。

蒙古寒蟬雖然愛唱善鳴,但人們往往只聞其聲,難覓其影。這一方面是由於它總是棲息在大樹頂端離地四五米的高處,人們的視力難以企及另一方面也因為它沒有蚱蟬和蟪蛄的膽量大,而且非常機警,稍有動靜就會立刻停止歌唱。由於後面這個原因,人們常用“噤若寒蟬”來形容一個人因為害怕而不敢説話。蟪蛄是蟬家族中每年最早登台的歌唱演員之一。

清明節前後,在深圳,如果天氣温暖晴朗,蟪蛄就會迫不及待地發出“新蟬第一聲”。白居易有一首五言古詩《六月三日夜聞蟬》,詩的前四句描寫了蘇州的夏景:“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他説,農曆六月初三的夜晚新月升起時,才聽到了當年的第一聲蟬鳴。這也許是因為蘇州當年的酷暑來得比較遲,恰如其終生詩友元稹所云:“作詩憐化工,不遣春蟬生。”

蟪蛄體型較小,身長只有2.5釐米左右,種類很多,一般以綠色、黃褐色或紫青色為基調,伴有黑色花紋。蟪蛄是個自鳴得意的“吃貨”,喜歡棲息在樹幹上,一邊用刺吸式口器插入樹枝貪婪地吸吮汁液,一邊拼命地鳴叫,其鳴聲聽上去就像“吃吃吃”,似乎永遠也吃不飽、吃不夠。

跟蚱蟬一樣,蟪蛄也精力旺盛,從早到晚唱個不停,其鳴聲尖細、脆弱、單調、刺耳,但沒有蚱蟬等大型蟬的叫聲那麼響亮。《莊子·逍遙遊》中“蟪蛄不知春秋”,説的就是這個令人煩躁的傢伙。莊子認為蟪蛄只能活一個夏季,所以不知道什麼春天、秋天。當然,莊子所説的蟪蛄不過是蟪蛄的成蟲而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