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畫十大未解之謎

來源:魅力女性吧 3.06W
古畫十大未解之謎

1 從歷史説不清楚

不少人總愛説中國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凡中國繪畫史都會從巖畫、洞窟壁畫、彩陶、漢帛畫、漢畫像磚、漢代漆畫,廟窟壁畫……談起。但是,在某些人強調“中國畫”的純正的時候,潛意識中卻往往是狹限於傳統文人畫那個形態。把“文人畫”作為唯一個的宗脈,就實際上閹割了中國畫的傳統。

2、從哲學和科學説不清楚

曾有一種説法:西方繪畫“是科學的”,中國畫“是哲學的”。甚至有説“中國畫的發展是往科學的反方向奔跑”。也正由此,某些“名家”“大家”那以周易、儒道禪等古典哲學長篇大套“高深”的、模稜兩可的玄虛理論,讀得讓人頭疼,而對創作實際卻毫無意義,只是唬得可憐的門生們或行外人一頭霧水

3、從線條和塊面説不清楚

另外還流行一種説法,“中國畫的特徵是線條,西方繪畫的特徵是塊面”,説“線條是中國畫的底線”、“線、點是中國畫的核心元素”。

其實,“線條”並不是一種客觀存在,而只是一種語言存在或藝術存在。雖然幾何學和繪畫中都有點、線、面的概念,並且納入了形式美法則的範疇,但從哲學和科學的意義上,線條和“二維”一樣,都只不過是一種理論抽象和假設。畫兒上的一塊墨色稱其為面,同時也可以説是一條短線。凡客觀存在的,包括畫面上的“線”也是有寬度厚度的,嚴格意義上都是體。

儘管中西繪畫對線條和塊面有所偏重,但用它來界分其根本質態,很難切割清楚。

4、從“意象、寫意”説不清楚

多年盛行的最典型的説法是:“西方繪畫是具象的,中國畫是意象的西方繪畫是寫實的,中國畫是寫意的。”説中國畫“最顯著的美學特徵是寫意性”“中國畫本質就是寫意精神”“寫意精神”是中國畫“學術性的精髓”還有人擔心乃至批評當前的“工筆化傾向”呼籲“中國畫要回歸寫意”“重振寫意精神”……。人們還熟知蘇東坡的名言,“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當然,“意象、寫意” 作為一種藝術樣式冠名的語符,畢竟還是有其摸糊的共識性所指的。所謂意象,當指畫家不絯於客觀物象的特徵或主觀再造之象,亦或是不畫 “白馬”而畫“馬”,由之可及老子的“大象無形”。然而,即使以此為據去對比西方表現主義和畢加索等人的繪畫作品……,中國畫的“意象”和“寫意精神”,也並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所以,它也很難作為獨有的特徵來定義“中國畫”。

5、從筆墨説不清楚

不少人認為,“筆墨”是“中國畫的底線”。自從1998年張仃先生針對吳冠中先生的“筆墨等於零”寫了《守住中國畫的底線》以後,爭論就一直不斷。

無論從狹義還是從廣義來説,“筆墨”關係實際都是“筆色”關係(包括潑拓之類的特技)。它是書畫家的藝術心跡通過手的把控,產生出的顏色的點線面構合及律動狀態。這樣的“控制過程”是存在於所有繪畫之中的,由此,你不能説油畫的筆觸、用色技巧和素描、速寫等的技巧不屬於“筆墨”範疇。所謂“焦墨焦彩”本性上也不外是毛筆“素描、速寫”而已。你説你的“筆墨”有內涵,西畫的“筆墨”就沒有內涵嗎有人所稱的不同於西方繪畫的“筆墨獨特性”,是以寫意性、意象性作思想內核的,但若如前述,中西繪畫在寫實、寫意、意象上難界瓜葛,強調其獨特性也會失去支撐。

6、 從散點透視説不清楚

有人説,中國畫是散點透視,西方繪畫是焦點透視。

所謂“散點透視”亦有稱“動點透視”。它是指繪畫表現中不拘泥於固定視域的限制,而像是不斷移動視點觀察的結果,從而把不同視點上的東西組織進一個畫面中來。

長久以來被認為中國畫獨特的散點透視,無論從概念內涵還是藝術形態,都可以從畢加索、勃拉克等立體主義繪畫那裏找到。立體主義繪畫,通過對空間與物象形體結構的分解與重構,組建一種多維空間的繪畫形態,以一種所謂“同時性視象”的繪畫語言,將物體多個空間、角度的不同視象,結合在同一形象之上,此與散點透視無本質不同。可見,散點透視並不能作為界定“中國畫”的獨有特徵。

7、從空白説不清楚

有人把構圖的大面積空白處理,説成中國畫的特徵,即有所謂“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無畫處有畫”、“以虛當實”或“計白當黒”的理論名言。中國畫確有這樣的藝術現象,但這並不是“中國畫”,獨有的特徵。

從事物的相對性而言,“空白”不應只狹指紙底,畫面形象之外的空疏之地,都可以叫作“空白”。由此理去看西方繪畫,雖然未必是空留畫布,但大面積空疏的作品並不鮮見。比如〔蘇〕施馬裏諾夫為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説《戰爭與和平》所作插圖中,表現俄軍對法作戰失敗後,安德烈受傷仰卧在戰場上,畫面就留有約三分之二的浩渺天空。可見,空白處理並不是中國畫獨有的特徵。

8、從詩書畫印説不清楚

另一種人所共知的觀點,説詩、書、畫、印融為一體,是中國畫的獨特形式。《辭海》也説中國畫“同詩文、書法、篆刻相互影響,日益結合,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徵。

有人説中國畫的特點是“文人性”,甚至説“不是文人就畫不好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畫”。許多批評“不算中國畫”的文章,大多都可以翻譯為“不是文人畫,就不是中國畫”。但“文人性”只是中國畫的境態之一,怕很難概而唯以作範。從創作現實看,別説把詩文作到優秀,就是要求畫家們都作到入流的水平也是不易的。即使在專業詩賦作家圈裏,高低俗雅也未必整齊,甚至有的也末必都能在“高境界”上。要求所有作品所題詩文都達到拿得出手的水平,並不是輕而易舉的,這些人就別畫中國畫了嗎用詩、書、畫、印融為一體定義中國畫,很難切實普遍地踐行。

9、從六法説不清楚

“只要具備‘六法’的要求”,就可以算是中國畫。這説法顯然不正確。

南齊謝赫《古畫品錄》的六法是: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相形,隨類賦色,經營位置,傳移摹寫。據説錢鍾書曾標點為: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管錐編》第四卷)

10、 從文化的民族性説不清楚

藝術作品的靈魂是文化內涵,中國畫作為中國的民族藝術,當然要以其思想文化內涵的民族性為靈主。有人説“中國畫要姓中”,當然首先在思想文化內涵上應該是中國的。不少人常把易經、佛禪、孔孟老莊等,作為中國畫的思想文化內涵並引為驕傲,甚至把“禪宗的影響”“佛禪精神”或“禪畫”作為中國畫的靈高境界,而佛禪文化卻是外源於印度的。

當今世界有很多古代遺留的壁畫和雕塑成了未解之謎,其中比較有名的有1《耶穌壁畫》

2《荷蘭船和飛行盤》

3《印度洞穴壁畫》

4《埃及壁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