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石頭城的歷史文化

來源:魅力女性吧 2.62W
重慶石頭城的歷史文化

公元211年,孫權遷都秣陵,在石頭山上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

石頭城以清涼山峭壁為城基,環山而建。

石頭城內設置石頭庫、石頭倉,貯放糧食、武器。

石城上修建了烽火台。

石頭城還是孫權重要的水軍基地。

自東吳之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樑、陳,全以建業為都城,石頭城也一直是拱衞都城的軍事要塞。

“唐代以後,江水日漸西移,石頭城便開始廢棄。

在中唐詩人劉禹錫的筆下,石頭城已是一座荒蕪寂寞的‘空城’了。

將近2000年過去,飽經滄桑的石頭城牆上,礫石剝落,怪石嶙峋,紫黑相間的巖塊雜於其中,遠看耳目口鼻宛然,儼然一副猙獰的鬼臉,王朝的刀光劍影,奇異地鐫刻在了這至醜的怪臉之上,這怪臉,又倒映在城下的碧水當中,怪石無言,但從這無言的山水之中,我們不難讀出歷史的輝煌與悲愴,荒唐和偶然。

“這種鐫刻在石頭上的歷史,其實就是這個城市之魂。

目前石頭城公園已經修葺一新,‘鬼臉照鏡子’的景觀已然重現。

但是,我們並沒有把石頭城作為一個城市的特徵景觀加以凸現。

“凸現歷史石城,方法多種。

譬如,將金陵城的歷史用石刻的方式,長卷展示,將公園建成一個石城歷史博物館。

在現在原址,再現當年古城垣、烽火台、水寨、石庫、石街,這是讓市民瞭解城市歷史的最好窗口,相信也會是南京旅遊的新亮點。

” 

“讓時間不再剝蝕千年藝術” 

“不知為什麼,奢靡浮華而戰亂頻繁的六朝時代,竟能生長出如此充滿質與力的藝術。

從某種程度上講,六朝石刻是不可重複的藝術之峯。

“南朝陵墓石刻,南京地區有19處,分佈在江寧、棲霞等處,其年代最早始於南朝劉宋,距今約1500年,19處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處,另有失考墓7處。

“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一般都包括鎮墓神獸、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幾種。

鎮墓神獸分雙角天祿、獨角麒麟與無角辟邪三種,形態基本相似,均體形高大,昂首挺胸,神態威猛莊嚴。

“位於棲霞區獅子衝陳文帝陳倩永寧陵前的天祿、麒麟,是帝陵石獸的代表作。

它們相向而立,造型矯健靈活,雕刻手法細緻圓熟,已脱盡漢代簡樸作風,給人以挺拔、豐滿的印象。

而位於仙鶴門張家庫村的樑臨川王蕭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渾簡練,雕刻技法嫻熟,造型的整體和局部皆十分和諧,顯示出一種勻稱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漢,下啟隋唐,而與同時代的北朝石窟藝術遙相媲美,在中國石雕藝術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它不僅是中國古代石雕藝術的傑作,也稱得上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珍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