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心理危機的三個必經階段

來源:魅力女性吧 1.01W
重大心理危機的三個必經階段

心理危機三階段:急性期,急性期是指危機發生之後的當時:剛受到衝擊的人,會激活體內的動物本能反應,採取緊急應戰或者逃逸的做法,在極短的時間內,要決定如何保護自己的生命。當然,也會有一部分人當場麻木,不知該作何反應。在此時,輔導者需要提供簡單、直接的安撫,就像是關愛他們的父母,如告訴當事人,“我一直在這兒幫你”,輕輕觸摸他們,給他們遞吃的、喝的,等等。

亞急性期,亞急性期指危機發生之後的一兩天到一兩個月:以焦慮、緊張不安的表現為主,這期間常出現失眠、心神不寧、坐立不安等感覺,也可能變得容易發脾氣,缺乏耐心,容易與人發生衝突。 在此階段的初期,輔導者須將同樣處於危機中的人們組織起來,幫助他們建立起彼此的聯繫和支持,一起來敍述危機事件,互相幫助,並給以心理訓練。

慢性期 ,急性期與亞急性期的症狀,多半會漸漸改善。若在這兩個階段能得到較好的心理輔導,則比較容易迴歸正常生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幫助,會繼續進入慢性期。這個階段的問題不同於前兩期,是以憂鬱情緒及哀慟反應為主,此時腦中徘徊不去的,是對逝去者或失去物品的懷念,連帶有自責、灰心與無助的感覺。

第一個階段:危機事件的發生,可能是自然災害、身體傷害、親人的突然死亡以及離婚、孩子離家、家庭和學校暴力等劇烈過渡導致的特定情緒危機,這是開始。

第二個階段:以上危機對人的內心造成了痛苦困擾,對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內心的安全感受到了威脅。心理危機帶來的既有心理方面的失衡,也有身體方面的不適,例如呼吸不暢、神經性胃潰瘍等等。

第三個階段:人自己的應付機制已經無法應對危機事件,或者説是應對失敗。

第一,震驚與逃避階段。麻木、遲鈍、否定現實是這個階段人們的基本狀態,此時重要的任務是體驗失落,讓危機中的人在專業人員的陪伴下認識現實。

第二,面對與瓦解階段。憤怒、畏縮、焦慮、內疚、討價還價、思念、維持心中的希望是這個階段人們的基本狀態。此階段重點在於重新體驗悲痛,進行不良情緒的宣泄、釋放,減輕心理負擔。

第三,接納與重整階段。開始轉變,尋求突破,重新認識自己,重新進行性生活是這個階段人們的基本狀態。此階段着重於自我認知,以優勢視角開始自己的新生活,潛能的激發、自我合理定位都十分重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