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分為哪幾種類型

來源:魅力女性吧 4.22K
民歌分為哪幾種類型

中國民歌有多種分類法。按體裁形式分類,大致可分為:號子(包括搬運號子、船工號子、作坊號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調(包括謠曲、時調、風俗儀式歌曲、舞歌等)3大類。

在有些學者的論著中將民歌細分為號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謠、小調、風俗儀式歌等。

山歌、勞動號子、田歌、城鎮“小調”、雙聲。

1、山歌。

山歌是指人們在田野勞動或抒發情感時即興演唱的歌曲。它的內容廣泛,結構短小,曲調爽朗、情感質樸、 高亢 、節奏自由 。山歌,主要集中分佈在高原、內地、山鄉、漁村及少數民族地區。

2、勞動號子。

勞動號子是產生並應用於勞動的民間歌曲,具有協調與指揮勞動的實際功用。在勞動過程中,尤其是集體協作性較強的勞動,為了統一步伐,調節呼吸,釋放身體負重的壓力,勞動者常常發出吆喝或呼叫。

3、稻區“田歌”。

田歌又稱秧田歌、田山歌、插田歌等,是長江、珠江流域廣大稻農插秧、除草、車水、挖地時傳唱的一種傳統民歌。在這些地區,勞動人民一般要種兩季或三季,勞動強度非常大,為此,他們很自然地產生了以唱歌調節情緒、解除疲勞的自發要求。

4、城鎮“小調”。

小調(或稱小曲)是廣泛流傳在各城鎮、集市的一種民歌體裁。長期以來,經過城鎮職業、半職業民間藝人的加工、磨練,形成了結構較均勻、節奏規整、曲調細膩、主題內容多樣等一系列題材特徵。

5、雲嶺“雙聲”。

“雙聲”民歌所採用的聲部,大多是密集的同度、大二度、大小三度、四度、五度等音程。這些和聲的出現和運用,並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種經過長期歌唱實踐的自覺選擇。它所具有的獨特色彩,已成為中國雙聲部民歌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徵。

1、按形式和作用劃分,民歌大致可分為高原山歌、勞動號子、稻區“田歌”、城鎮“小調”、雲嶺“雙聲”。

(1)高原山歌是人們在山間野外放牧、砍柴、挑擔、鋤草、行路等個體勞動生活中隨意詠唱的一種短小民歌。每一民族或地區都有自己相對穩定的山歌歌調、歌風和襯字襯腔的習慣用法。

(2)勞動號子俗稱號子或哨子,普遍流傳於全國各省區,是人們在體力勞動過程中編唱並直接服務生產勞動的民歌,可以真實地反映勞動狀況以及勞動者的精神面貌。

(3)稻區“田歌”又稱秧田歌、田山歌、插田歌等,是一種介於勞動號子與山歌之間的民歌題材。它基本保留了勞動號子的特點,一般採用“領”、“合”形式、“領”與輪流接唱形式和分組對歌形式。

(4)城鎮“小調”(或稱小曲)是廣泛流傳在各城鎮、集市的一種民歌體裁,是人們在勞動之餘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婚喪節慶用以抒發情懷、娛樂消遣的民歌。其結構較均勻、節奏規整、曲調細膩、主題內容多樣。

(5)雲嶺“雙聲”指的是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中國西南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陸續出現了一組歌手同時唱兩個聲部的現象。它採用的聲部,大多是密集的同度、大二度、大小三度、四度、五度等音程。

2、按地域劃分,民歌可分為陝北民歌、客家民歌、雲南民歌等種類。

(1)陝北是民歌薈萃之地,民歌種類很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它從各方面反映了社會生活,唱出了陝北人民的苦樂和愛憎。

(2)客家民歌是一種以客家語為創作、傳唱載體,以客家民間生活及習俗為題材,在客家聚集地區廣泛流傳的民間歌曲,主要包括客家山歌和客家童謠。

(3)雲南民歌幾乎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可概括為山歌、小調、勞動歌曲和舞蹈歌曲四大類,比較有代表性的雲南民歌有朱逢博演唱的《小河淌水》《繡荷包》等。

3、按體裁劃分,民歌大致可分為三大類:號子(勞動號子)、山歌、小調。

4、按人羣劃分,民歌可分為情歌和兒歌等類別。

(1)情歌是廣大人民愛情生活的反映。它主要抒發男女青年由於相愛而激發出來的悲歡離合的思想感情,是民間歌謠中數量最多,也更加膾炙人口的一種,充分表現了勞動人民純樸健康的戀愛觀和審美情操。

(2)兒歌是以簡潔生動的韻語創作井流傳於兒童中間的一種口頭短歌。其內容豐富多彩,大體可分為三類:遊戲兒歌、教誨兒歌和繞口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