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忍的成語和典故

來源:魅力女性吧 1.07W
關於忍的成語和典故

忍辱負重:忍受屈辱,承擔重任。

《三國志·吳志·陸遜傳》:“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僕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孽海花》第二七回:“以後還望中堂忍辱負重,化險為夷。” 趙樸初 《感遇一首為周總理作》詩:“忍辱負重,艱難勞止。”

隱忍不發 包羞忍恥 含垢忍辱 忍氣吞聲 慘不忍睹

1、百忍可成金

2、忍耐以養大氣3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作者胡寄垣,明代人,生平事蹟不詳

5、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留侯論》〔宋〕蘇軾

【譯文】古代所謂的豪傑之士,必定有超過常人的節操,以及常人在情感上不能忍耐的氣度。普通人一旦受到侮辱,就拔出寶劍跳起來,挺身去決鬥,這可談不上勇敢。世界上有堪稱“大勇”的人,當突然面臨意外時不驚慌失措,當無故受到侮辱時,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的抱負很大,而他們的志向又很遠。

聲吞氣忍

聲吞氣忍成語解釋:吞:嚥下。形容受了氣勉強忍耐,不敢出聲抗爭。

典故出處:明·高明《琵琶記·瞷詢衷情》:“夫人,非是我聲吞氣忍,只為你爹行勢逼臨,怕他知我要歸去,將人廝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