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分為幾層

來源:魅力女性吧 2.29W
地殼分為幾層

地殼分為三層,分別是地核、地幔和地殼。

1、地殼

地殼是地球的表面層,也是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場所。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斷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塊體組成的,它的外部呈現出高低起伏的形態,因而地殼的厚度並不均勻:大陸下的地殼平均厚度約35公里,我國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達65公里以上海洋下的地殼厚度僅約5~10公里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7公里,這與地球平均半徑6371公里相比,僅是薄薄的一層。

2、地幔

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主要由緻密的造巖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一般認為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推測是由於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蜕變放熱,將巖石熔融後造成的,可能是巖漿的發源地。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殼共同組成了巖石圈。下地幔温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

3、地核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約3400公里。地核還可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層,外地核厚度約2080公里,物質大致成液態,可流動過渡層的厚度約140公里內地核是一個半徑為1250公里的球心,物質大概是固態的,主要由鐵、鎳等金屬元素構成。地核的温度和壓力都很高,估計温度在5000℃以上,壓力達1.32億千帕以上,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3克。

地殼分為幾層

從地球的表面到地球核心,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主要由硅和富含鋁的硅酸鹽類巖石組成,所以又稱為巖石圈。它是地球表層的堅硬固體外殼,為地球上的陸生植物與陸生動物提供了生存和活動的場所。因此,研究地殼的構造及其運動直接關係列人類的生存。[1]

地殼分為幾層

地殼是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巖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底界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莫霍面)。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其中大陸地殼厚度較大,平均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區地殼更厚,最高可達70千米平原、盆地地殼相對較薄。大洋地殼則遠比大陸地殼薄,厚度只有幾千米。地殼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化學成分以氧、硅、鋁為主,平均化學組成與花崗巖相似,稱為花崗巖層,亦有人稱之為“硅鋁層”。此層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區,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連續圈層。下層富含硅和鎂,平均化學組成與玄武巖相似,稱為玄武巖層,所以有人稱之為“硅鎂層”(另一種説法,整個地殼都是硅鋁層,因為地殼下層的鋁含量仍超過鎂而地幔上部的巖石部分鎂含量極高,所以稱為硅鎂層)在大陸和海洋均有分佈,是連續圈層。兩層以康拉德不連續面隔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