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為什麼是貶義

來源:魅力女性吧 1.59W
道姑為什麼是貶義

道姑一詞最早出自後蜀《鑑訓錄》一書,但真正將道姑一詞推廣開來的則是元末明初的史學家陶宗儀,他曾在一本書提出了三姑六婆的説法,分別用來指代當時社會中從事各種事務的女性,分別是道姑、尼姑、卦姑六婆則是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

由於元明時代程朱理學的盛行,對女性壓迫達到歷史頂峯,而三姑六婆在當時社會地位低下,導致後世民眾多以三姑六婆來進行評價婦女,所以使用“道姑”一詞稱呼女性道長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道姑是一個專有名詞,沒有褒貶之分

“道姑”是民間對女道士的俗稱,在正統道教裏,是沒有這個稱謂的,男道士,我們稱之為乾道,女道士,我們稱為坤道,取義天地陰陽,乾坤有分。

自古以來,道教一直是崇尚男女平等的宗教,所以在見到道士時,不論性別,我們都稱呼“姓+道長”即可,在北方等地,德高望重年長的老修行也可以按當地習慣尊稱為“姓+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