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在古代被稱為什麼

來源:魅力女性吧 2.99W
黃鱔在古代被稱為什麼

黃鱔古稱為齟和蜱、黃鰊,通稱黃鱔或鱔魚。我國人民 認識利用黃鱔歷史較為悠久,古文內最早為“妲”字,如周 秦間人所著的《山海經》內就有“灌河之水其中多妲”。 “觶”字見於樑朝陶宏景(公元幻2—536年)《名醫別錄》 中稱“觶是荇根所化”,又云“為死人發所化”。

    韓保升等在 《蜀本草》中稱“蜱魚生水岸泥窟中,似鰻鯽而細長,亦似 蛇而無鱗,有青黃二色”宋寇宗爽《本草衍義》中稱“觶 腹黃,故世稱黃鯡”明朝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本 草綱目》中稱“黃質黑章,體多涎沫,大者長二三尺,夏出 冬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