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指痛心的故事50字

來源:魅力女性吧 2.85W
齧指痛心的故事50字

周朝的時候,有一個叫曾參的人,是孔子的學生。此人品德高尚,孝順父母。孔子認為他可通孝道,經常和他一起討論關於孝的問題,為後人留下許多關於孝的言論。

有一次,他吃過午飯便到山裏砍柴去了,他母親一個人在家裏。他剛去不久,家裏忽然來了幾個客人,當時家裏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來招待客人。母親着急,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哎,要是曾子這時候能夠回來幫我一下就好了。”她這樣想着,並在心裏焦急地盼望着兒子的出現。可是等啊等,等了好長時間,還不見兒子的身影。情急之中,忽然想到了一個辦法,她知道母子的血脈是相通的,於是就用牙齒將自己的一根手指咬破。

果然,曾子在山裏就忽然感到一陣心痛,他料想家裏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就急忙挑着柴回家。回到家裏,客人還沒有走,曾子便幫着母親招待客人。待客人走後,曾子跪在母親膝前,請母親告訴他為什麼家裏來了客人他會心痛。母親便向他解釋道:“因為客人來了以後,家裏沒有招待客人的東西,我見你尚未歸來,就咬破手指,我想你必定會有感覺,能早點回來,幫助招待客人。”

故事中的“齧指心痛”,實際上是一種心靈感應,曾參每每心痛,體現了一種思念之切,骨肉之情。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裏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揹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説:“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

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