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制發冠後面的部分叫什麼

來源:魅力女性吧 1.86W
明制發冠後面的部分叫什麼

狄髻。

在穿戴明制漢服的時候,女子通常會梳一種特定的髮髻,稱之為狄髻,此外還要配上一整套頭面首飾,這款髮髻和明制漢服可以説也非常搭調,四面鬢角脖頸碎髮都收拾得很乾淨,髮髻只有頂心一處,簡潔大方,符合古代漢族人傳統觀念中,女子應該嫻靜端莊的審美。但是實際上,狄髻並不是名副其實是一種髮髻,而是一種發冠。

一般穿戴狄髻的為已婚婦女,平民女子也可以穿戴,但為奴為婢這樣的身份低下的女子是不能穿戴的。

不過就算婦女穿戴狄髻,也是有一定差異的,雖然沒有很嚴格界定普通人到底可以穿戴何等規格的狄髻,但是財力限制了每個人髮髻的材質。普通女子穿戴的狄髻為竹篾等為骨,外罩黑紗、假髮、馬鬃等材質。比如説《金瓶梅》中一開始身世寒苦的潘金蓮,就是戴着黑油油頭髮狄髻的,西遊記中作者嘲諷山中無知的女妖時,也是描寫對方穿戴高達一尺左右的竹篾狄髻。富貴之家的婦女中奢侈者,多半就用直接用金銀絲直接編制打造一頂狄髻了。比如説《金瓶梅》中相對富貴的李瓶兒,過去曾是大名府樑中書的妾室,後來又和花太監的侄子花子虛成婚,兩任丈夫都算殷實富貴,所以她就有金絲狄髻,而潘金蓮和吳月娘則只有銀絲狄髻。

狄髻雖然以搭配明制漢服為人們熟知,最早在元朝就已有關於它的記載,而且進入清朝之後,它也沒有退出歷史舞台。明朝女子穿戴狄髻最值得誇讚的,就是那一整套配套的頭面了,最為重要的配飾為髮髻正前方的挑心、後方的分心、頂部的滿冠、兩側的一對掩鬢,髮髻底部有一圈鈿子,以及對稱的若干簪子,一對耳環。這其中一些貴婦的頭面,鑲金嵌寶,一件首飾的所用金銀的重量就可以達到七八十克,用現代人的話來説真的非常有排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