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導演發展的歷程和風格

來源:魅力女性吧 1.85W
中國導演發展的歷程和風格

1、“第一代導演”指20年代中國電影的拓荒者,如張石川、鄭正秋等。

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1913年,鄭正秋與張石川合作拍攝了《難夫難妻》,進行獨立的電影劇本創作,開始嘗試擺脱戲曲舞台的框範,被夏衍譽為“給中國電影事業鋪下了第一塊奠基石”。他們也就成了中國的“第一代導演”。

2、“第二代導演”指三、四十年代活躍在影壇上的一批導演,如蔡楚生、孫瑜、費穆、吳永剛等。他們是第一代導演的學生

“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第二代導演”的突出貢獻是完成了中國電影從默片到有聲片的轉變。

在藝術上,這代導演最大的特點是寫實主義,同時,他們注意把“寫實”和電影化結合起來,開始逐漸掌握電影藝術的基本規律,逐漸擺脱舞台的侷限,充分發揮電影藝術之所長。

3、“第三代導演”指五、六十年代活躍於影壇的導演,如鄭君裏、謝晉、水華、成蔭、崔嵬、凌子風、謝鐵驪等。

第三代導演的活躍時期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優秀作品有成蔭的《南征北戰》,水華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張嘎》,謝鐵驪的《早春二月》,謝晉的《女籃五號》等。

第二階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創業》、《海霞》、《閃閃的紅星》幾部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創作幾乎一片空白,中國電影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第三階段是文革結束後,已過中年的第三代導演拍攝了大批佳作,進入藝術上的豐收期,如《芙蓉鎮》、《鴉片戰爭》、《駱駝祥子》、《邊城》、《春桃》等。第三代導演的創作時期也是中國電影的曲折發展時期。

4、“第四代導演”指在“文革”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或各電影廠培養出來,在新時期嶄露頭角的一些導演,如張暖忻、吳貽弓、滕文驥、吳天明、謝飛、鄭洞天、黃建中、黃蜀芹等。

第四代電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生構成的創作全體,他們一畢業就遇到文化大革命,以至於他們的創作生命是從1978年以後才開始的。因時代侷限性,第四代導演在學習時期沒能接觸到蘇聯以外的電影,這影響到第四代導演電影語言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但他們提出電影不應該受僵化的舞台限制,應該選擇自然、真切和簡單的形式挖掘普通生活的詩意和哲理,同時也開始了對歷史的反思。整個第四代的創作高潮正是伴隨着這次反思而爆發的,第四代的創作帶動了中國電影的復興。

農村漸漸成為第四代作品的中心題材,他們以農村作為中國社會縮影的表現手法也直接影響了後來的第五代導演。

5、“第五代導演”指電影學院78班畢業的一批導演,如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何羣等。

“第五代”年輕電影人因為歷經文革浩劫,在動亂底層頑強搏擊,重返校園後系統學習電影專業知識,接受當時流行的西方哲學、美學思潮,形成新的價值觀、美學觀——這些反規範的精神品格,與當時整個文藝領域的強烈主體意識、反思思潮相適應。

有深厚的生活積澱,他們的影片才如寒冬後嫩草,新鮮獨特。與大陸第五代一樣,香港新浪潮沒有宣言和綱領,也沒有共同組織,正如許鞍華所説,新浪潮導演並沒有一致的意識形態。

但可以從他們的影片中找出一種把現代香港的浮華表面撕去,將真相赤裸裸呈現出來的視界。這種現實視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這批戰後出生的影視人面對都市文化的勃興,勇於表達着本土傳統與外來衝擊下的諸般感受。

6、“第六代導演”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電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開始拍電影的一批導演。如管虎、路學長、婁燁等。

7、“第七代導演”指“新生代導演”的提法,如姜文、賈樟柯、張揚、施潤玖、金琛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