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郡是什麼意思

來源:魅力女性吧 5.01K
三國的郡是什麼意思

三國時期,郡是州的下級行政單位,州是地方行政的一級行政單位。

秦始皇,一統江山,為加強統治和對地方上的有效控制,改分封為縣郡。郡下領數縣。

到了漢朝,太祖劉邦在秦之郡縣制的基礎上施行郡國並行制。請注意,這個時代還沒有州。

漢武大帝時期,是州之萌芽期,漢武為加強對地方的監控和有效管理,置刺史,以州為單位派御史出京巡視各郡國(“置刺史,部十三州”),這個時候的州,還是個監察機構。派出的刺史也是位卑而權重。

但到了東漢,州就由監察範圍變為了行政區劃,重要的州由中央重臣擔任,稱呼也由原先的刺史改為州牧。非中央重臣所領的州,雖然官名上還是叫刺史,但實際上其職責已由監察變為執行實際政務。從此,州就成為地方行政的最高一級機構而存在,地方行政機構也由原先的郡、縣兩層,變化為州、郡、縣三層。此後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直到隋。

郡,比縣大,劃制一如現在"省"下的"市"。

古代行政區域,始見於戰國時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郡縣。漢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國,凡郡國一百有三。隋朝廢郡制,以縣直隸於州。唐朝道、州、縣,武則天時曾改州為郡,旋復之。明清稱府。

中國古代的行政區劃單位之一。始見於戰國時期。秦統一天下設三十六郡,後漢起,郡成為州的下級行政單位,介於州刺史部、縣之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