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紫砂壺的主要優點和魅力

來源:魅力女性吧 1.05W
明代紫砂壺的主要優點和魅力

一、明代的泥料大概是40目左右,壺身表面比較粗獷,即便是不用放大鏡也可以清晰地看清楚小顆粒狀的雲英。

二、調砂比較少,砂粗而散,且工藝相對比現在比較粗糙。

三、砂壺整體比較重,而且那是制壺更看重壺的形體,作品都是比較的素、單調。

四、壺嘴大多在壺身的上部、中部相接,流嗉(su)較小,壺把的上下粗細變化大,形狀變化不是很多。

五、只在壺底落款,壺身大多是素的,沒有刻繪,直到明末天啟、崇禎年間,陳用卿開創了壺身草書落款,但詩詞書畫還是沒有。

六、完全使用甲子紀年,例如時大彬的葵花壺底款就是“萬曆丁酉春”

七、燒製過火、欠火的現象比較多。

(1)有明確的紀年墓出土。

(2)有作者名款“大彬”,二字用筆熟練,“大”字最後一捺,有點滯重,名下無印章。

(3)赭戲院的胎,坯體含有小泥粒故少平整明潤感。

(4)造型上壺嘴、壺柄和壺口未達到“三平”。為了增加壺的穩定性,壺嘴的底部作得壺柄稍高。

(5)壺身素面無紋飾也無文字題記。以上幾點是科學的總結,大彬壺,總的觀感從胎體到造型比較精緻,與明代墓葬出土相比,藝術風格上截然不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