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峯地貌是怎樣形成的

來源:魅力女性吧 2.06W
赤峯地貌是怎樣形成的

赤峯處於我國東部大地新華夏隆起帶,大興安嶺南段蘇克斜魯山脈、努兒虎山脈,東西向陰山隆起帶,東段燕山山脈交對迭加地區。從地勢來看,是西高東低,因而河流大部東流,海拔處在2000—300米左右,至高點是西部與河北省交界處的大光頂子山,海拔在 22067米,最低處是東部的西拉沐淪河與老哈河交匯處的天合隆,海拔僅 290米。

由於處於內蒙古高原的邊緣地帶,所以山地丘陵佔90 % ,以蘇克斜魯山脈為主幹的山地,沿東北—西南斜貫赤峯西北,南部是燕山山脈北部邊緣的七老圖山脈斜貫西南邊緣,偏居東南一隅的是努魯兒虎山緊接遼西丘陵地帶。北部山地丘陵,海拔在200—1000米之間,中部丘陵、黃土遍佈,溝壑縱橫,在東部有一片沙區,屬科爾沁沙地的一部分,在蘇克斜魯山脈以西,地勢平坦,草原廣佈,是內蒙古高原的組成那分,也有稱其為昭烏達草原的。

赤峯這種地貌的形成大約是在距今7000萬年以前,由於地殼的劇烈變動,形成強烈巨大的造山運動的結果。在造山運動的作用下,大興安嶺南段是典型的階梯狀上升山地,由於階梯狀的斷裂,造成夷平面的解體,因此這裏的山頂大多為平齊狀,山坡外貌也多為渾圈形態,而組成山體的主體巖石為火成巖,其中以花崗巖、玄武巖分佈面積最廣。

從赤峯的地形來看,大部呈邊坡陡峭而原面起伏和緩的高原形態,本區日照強,晝夜温差大.風化作用強烈,降水變率大,蒸發劇烈,植被稀疏矮小風大而頻繁,風沙作用強烈,風成地貌特別發育。因此對沙地形成及其演化是本區全新世以來環境變化研究的重要內容。此外,沿高原邊緣地帶,受斷裂或撓曲作用影響,形成大小不一的斷陷湖和窪地,因此湖區的變化亦可提供豐畜的環凌演變信息。

“在赤峯北部的沙丘,由於地面切斷不深和風沙覆蓋嚴重,露頭部面一般不超過6米,沉積部面亦顯露為強沙層和暗灰色古土壤層。在這古土壤層中可以分出三四層。在熱水塘三地,距地表以下1.8米處,有一厚古土壤層,其下部年齡為7265±100aB.p ,上部年齡為 5375±9a.B.P,説明這層古土壤發育時間較長。”(《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1年第1期,第104頁)從對本地區的土壤研究來看,赤峯地區的古土壤發育時期一般在8000—6000年,在古土壤發育時期,氣候比現在略濕,而風沙層堆積時期氣候乾旱多風,流動沙丘有所發展。

二、土壤演遞與環境變化密切相關。

對不同發育時期古土壤層進行觀察與分析,可以確定古土壤類型及其形成條件,從而得出不同形成時期的環境特徵。在內蒙古東部的黃土區發育為暗色黑壚卜、淡黑壚 土,在窪地中廣泛發育沼澤草甸土,距今0.4萬年左右,氣候一度轉幹,土壤風蝕,風積作用加強,使東部地區的黑壚土和草甸土遭受沙埋,隨後氣候有所好轉,風沙層固定,形成粟鈣土。現代地表土壤大多是0.25—0.15萬年以來形成的。自1000aB.P以來,氣候乾濕波動和農耕與遊牧交替進行,土被也經歷了土壤發育、土壤退化和土壤沙化的多次變化,反映出自然環境演遞與人為因素的影響。

三、赤峯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

我們知道,氣候是影響自然環境變化的主要因素。赤峯地區在距今約 l00萬a—50萬a以前,處於第四紀冰河時期,冰考覆蓋着整個大地,氣候異常寒冷。這種氣候大約持續了50—60萬年,到了晚更新紀,天氣才逐漸變暖的。

赤峯以北的沙區土被演化較為明顯,熱水塘三地在距今0.7—0.53 萬a發育了厚古土壤層,通過對其進行的側試,PH值呈弱鹼性,通體不含CaCo3,説明成土時淋溶作用較強.是在氣候較濕潤條件下形成的黑土類型(現在的土壤為暗粟鈣土,説明氣候較前偏幹)。通過對赤峯以北沙區古土壤的分析對比,得出在近1萬年的時間內曾發生過四五次較大的氣候波動,在氣候幹早時期形成風砂或粉細砂層。從古土壤的發育時間及其類型看,顯示出赤峯以北沙地古土壤層稍早,氣候的濕潤度更大。從土壤發育的系列看,東部地區是由黑土琳溶黑鈣土向粟鈣上轉化,表現出自然環境亦是由森林或森林草原向草原環境演化的趨勢。此外,沿高原邊緣地帶,受斷裂或撓曲作用,形成大小不一的斷陷湖和窪地,因此湖區的變化亦可提供豐富的環境演變信息。

經有關方面的研究材料證實,我國北方自新世以來,經歷了季風氣候區波動性萎縮過程,東北部由於受控於季風氣候,以暖濕、冷幹配置為特點。事實上,處於北方的赤峯地區,古代的自然生態環境,要比現在優越得多。氣象考古資料證明,約在4000―5000年前,赤峯的平均氣温要比現在高3℃ 左右,雨量充沛,氣候温暖濕潤,整個地區為森林草原植被。樹木以針葉林為最多,針葉林中落葉松約佔50%—60%,其次為雲杉林。

在內蒙古東部沙地,0.6—0.5萬aB.P時,孢粉組合為蒿―蘺優勢帶,而相當於0.2萬a.B.P 時為蒿―蘺孢粉優勢帶,在古土壤層中有一定數量喬木花粉,如樟子鬆、落葉松、雲衫、榆屬等,顯示出疏林草原―草原波動變化。在翁牛特旗及經棚等地的剖面中,以草本孢粉為主,如蒿、蘺、菊、蓼、喬本科等,灌木有麻黃,喬木有少量的鬆樺,顯示為疏林草原或草原環境。近1000a以來,人類活動對沙地疏林破壞日趨加劇,遼金時期儘管白然條件較好,但是隨着人口增加,城池興建,山火與戰爭等原因,導致疏林的破壞。此外,在清朝中後期由於漢族人進入本地區,開荒務農、放火燒山及營造房屋等原因,使本地區疏林再一次受到破壞。

赤峯東南部地區屬於大陸性乾旱氣候的低山丘陵。中、南部地勢較高,地表水系發育切割深,基巖裸露,構造斷裂發育,褶皺強烈。主要有近東西向、北東向、北北東向三組斷裂,節理裂隙經過短途運移,一部分以泉的形式常年排泄於河谷(溝谷),匯成地表徑流,另一部分基巖裂隙,孔隙水以側潛流補給河谷(溝谷)中近山坡洪積羣。但由於受地貌條件控制,地下徑流暢通,不利於地下水的儲存、畜集,富水必不普遍,有些地方往往是貧水區。

由於地形、氣候和人類經濟活動的形響,從南到北植被類型具有明顯差異,依次發育着低山丘陵森林草原、黃土丘陵乾旱草原和沙地雜類草原。

低山丘陵森林草原,僅限於赤峯東南部努魯兒虎山地,面積狹小,是華北夏綠闊葉林帶最北邊緣的一個植物地理區域,原生植被以蒙古櫟、遼東櫟組成的夏綠闊葉林為代表,並有油松林和油松與櫟樹組成的山地針闊混交林分佈。考古學及孢粉分析資料證明,歷史上這裏森林茂密,樹木參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