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苏辙的精选大全

苏辙离别亦何久注音
líbiéyīhéjiǔ,qīdùguòzhōngqiū。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qùniándōngwǔjīnxī,míngyuèbùshēngchóu。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qǐyìpéngchéngshānxià,tóngfànqīnghégǔbiàn,chuánshàngzài...
唐宋八大家苏辙的读音
唐宋八大家的苏辙读sūzhé。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
苏辙反对变法的雄文
苏辙回到京城刚好赶上王安石变法。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宋神宗上书。皇帝看文章写的不错,就召见于延和殿。苏辙就开始说:“您这样改革变法根本不可能成功。你得先去赚钱。”神宗就奇怪了,你这不是抬杠吗?王安石王相公主...
苏辙比苏轼官大吗
苏辙的官大苏辙是苏轼的弟弟,文学光芒被哥哥完美碾压了下去,官却当得比苏轼大。苏辙做官做到门下侍郎,也是个国家副总理级别了。他的文采不逊于苏轼,性格...苏辙这两个弟兄在初入仕途时苏轼官大,后来因为苏轼为人张狂,屡遭...
苏辙有几个孩子
苏辙有四个孩子,女儿:苏氏儿子:苏迟苏逈苏逊。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
苏辙给哥哥写的信
是怀渑池寄子瞻兄在这首诗中,前两句描写的是苏辙回忆兄弟二人话别的场景,在郑原之上,两人携手道别,只怕路途遥远途中还有雪泥阻道。这里的“怕”看似怕的是路途中的雪泥,但从深层次来说却是人生道路上的雪泥,仕途茫茫,既有担...
苏辙道德经八十一章全文及注释
原文]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⑤,既以为人己愈有⑥,既以与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⑧。圣人之道⑨,为而不争。[译文]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
中秋夜八绝其一苏辙
中秋夜八绝(选一)【宋】苏辙&nbsp&nbsp长空开积雨,清夜流明月。看尽上楼人,油然就西没。译文&nbsp雨后天空放晴,清冷夜晚明月高悬。月亮看到庭中的赏月人一个一个地上楼了,才徐徐地向西躲起来了。苏辙(1039—1112),唐宋八大...
苏洵苏辙名字读音
苏洵(xun寻)、苏轼(shi是)、苏辙(zhe这)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nbsp,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1039~1112)。“三苏”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
苏辙宰相做了多久
苏辙没有做宰相,苏辙最高官职是太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生平学问深受...
苏辙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12年10月25日[2]),字子由,一字同叔[3],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
元丰六年苏辙的职位
元丰六年苏辙职位是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即乌台诗案),被责授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30]五年不得升调苏...
苏辙最高的官职
最高做到尚书右丞。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
苏辙所著诗文集叫什么
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栾城应诏集》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除了《栾城集》外,还有《诗集卷》二十一卷、《春秋集解》十二卷、《古史》六十卷、《龙川略志...
水调歌头苏辙给苏轼的回信
回信是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
苏辙苏轼的人生轨迹
苏辙的人生轨迹几乎是和哥哥苏轼的人生轨迹重合的!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辙也不赞同王安石变法苏轼相信道教,苏辙也相信道教甚至自己炼丹苏轼在朝堂中浮沉,苏辙也同样在官场中起起落落苏轼面对人生不得志自我开解洒脱,苏...
苏辙和苏轼为什么最后一次见面
苏轼和苏辙二人最后一次分别,是在绍圣四年(1097)。苏轼被贬海南,苏辙被贬雷州,二人于五月相遇于藤州,再一起前往雷州。苏辙送苏轼赴海南。六月十一日诀别于海滨。六十二岁的苏轼和五十九岁的苏辙,三年后,苏轼于北归途中去世,临...
苏辙父亲
苏辙的父亲是苏洵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自己的大儿子苏轼,二儿子苏澈成为了三苏,可以说是宋朝时期最为出名的一家人,而苏洵更是大器晚成的代表,直到他28岁的时候才可以变得正经起来,开始下功夫学习,最终也成为了一个进士...
苏辙女儿
苏辙三个儿子:大儿子叫苏迟,二儿子叫苏适,三儿子叫苏远。苏辙的三个儿子也都娶了名门之后:长子苏迟娶了太子太保兼观文殿大学士梁适的女儿,次子苏适娶了龙图阁学士黄寔的女儿,幼子苏远先娶黄寔之女,黄氏病逝后,又续娶范镇的孙...
苏轼死后苏辙的反应
苏轼死后苏辙一定是悲痛万分的!苏轼数次被贬,死的时候,苏辙并不在身边。所以苏辙没有见到苏轼的最后一面。知道哥哥离世消息,苏辙悲痛欲绝,因为兄弟俩感情极好。苏辙为官一生,数次救苏轼于水火,一直奔走在救被贬苏轼的路上,被...
苏辙的辙什么意思
苏辙的辙是车轮路过留下的车轮印,他的爸爸苏洵希望他能平安没有祸事的度过自己的人生,因为不管车好坏,车即使翻了,马即使受伤死了,没有怪车印子的。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张怀民为什么怕苏辙
因为苏辙的官职很高,而张怀民只是一个小官。苏辙最高官职做到北宋宰相,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张怀民只是一个主薄,一个小官罢了,二人之间级别相差重大,按照当时的制度,张怀民这样的小官见到苏辙是要下跪迎接的,所以张怀民...
苏辙对苏轼有多重要
苏轼遇到困难度的时候,苏辙就尽心的帮助苏轼,无怨无悔。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入狱后,一家老小就安顿在了苏辙的家中。苏轼被贬黄州时,苏辙也受到牵连被贬到江西,苏辙互送两家老小到了江西和黄州。苏轼被贬惠州时,出发的时候家中...
苏辙最后结局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病卒于常州。次年,苏辙遵其“即死,葬我嵩山下,予我为铭”的遗愿,葬苏轼于小峨嵋。11年以后,苏辙于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许昌,葬于此。其后,苏轼子孙相继安葬在这里。到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郏县尹...
趵突泉诗句 - 苏辙
《槛泉亭》与趵突泉“连山带郭走平川,伏涧潜流发涌泉。汹汹秋声连明月,蓬蓬晓气欲晴天。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滓秽未能妨洁净,孤亭每到一依然。”趵突泉在曾巩任知州的时候曾改名槛泉,但是后来济南人依然以趵突...
 1 2 3 下一页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