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地殼的精選大全

什麼會讓地殼變動
由於地球的內力和外力作用,地殼會經常處於一種運動狀態。地球自傳速度的變化是導致地殼運動的重要原因。當地球自轉加快時,由於離心力作用,地殼物質向赤道集中,相當於受到南北向的擠壓形成東西向的構造帶當地球自轉減慢時...
地殼中元素含量前5位
地殼中含量第一位的元素是O,第二位的元素是Si,含量3一5位的分別是A1,Fe,Ca。其中O,Fe是遊離態和化含態。其它是化合態。...
地殼最厚爲何不在珠峯
最厚地殼是在珠峯的,離地心最遠則不在珠峯,而在位於非洲的欽博拉索山,頂峯距地心6384千米。而珠峯峯頂距離地心6382千米,比欽博拉索山足足矮了2千米。因爲約靠近赤道離地心越遠。&nbsp&nbsp地殼是固體地球的最外一圈,主要...
地殼離地面多少米
地殼的平均厚度爲17千米,莫霍介面的平均深度是33千米。地殼(EarthCrust),地質學專業術語,是指由岩石組成的固體外殼,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岩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地震波的研究判斷,地殼與地幔的介面爲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莫...
地殼中分佈最少的化學元素是
砹砹(At)是地殼中最稀少的元素,大約只有25克在自然狀態下存在。砹是鹵素族元素之一,鹵素族元素還有氯、氟、碘等。砹是在1931年被發現的。砹是鹵素族元素之一,鹵素族元素還有氯、氟、碘等。砹是在1931年被發現的。砹是一...
爲什麼地殼會有不斷加厚的趨勢
氣候變化異常,天體運動等綜合作用的結果。人類過度開發自然資源,污染環境,過度濫砍濫伐,過度放牧導致的土地沙化嚴重,都會加劇地球環境的變化,例如:臭氧層遭到破壞,兩級冰川融化,小行星隕石墜落地球,都可能使腐殖質積聚,地殼從...
地殼變動分哪幾種
地殼運動有兩種,一種是水平運動,一種是垂直運動。地殼水平運動會形成裂谷,湖泊等。例如東非大裂谷。地殼垂直運動,垂直上升會形成山脈,垂直下降會形成盆地或海峽等,例如臺灣海峽就是斷裂下陷形成的。...
像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有地殼嗎
像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是沒有地殼的,木星除巨大的內核外層都是氫氦組成的氣體,表面氣體質量不如地球大氣層質量,是不可能有地殼的。有地殼的只有金星水星地球火星。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氣態行星,其體積能容納下太...
地殼中金屬含量排名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就是鋁,它佔整個地殼總質量的7.45%,僅次於氧和硅,位居金屬元素的第一位,是居第二位的鐵含量的1.5倍,是銅的近4倍。鋁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於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它佔...
地殼中的岩石都是岩漿岩對嗎
地殼中的岩石不都是岩漿岩。構成地殼的三大類岩石分別是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岩漿岩是指岩漿形成的岩石,分爲侵入岩和噴出巖。沉積岩是指形成的岩石受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沉積而形成的岩石。變質岩是指形成的...
地表與地殼的區別
地表和地殼的區別:地表即地球表面,可以分爲陸地和海洋兩大單元,並且由此分化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自然環境地殼是地球固體地表構造的最外圈層,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其中大陸地殼厚度較大,平均約爲39-41千米。高山、高...
人類挖到地幔還是地殼
人類截止至今,能挖到地球最深的部分,是地殼的三分之一。人類對地球挖掘最深的深度是12,262米,是前蘇聯在50年代初與美國冷戰期間開始的這個項目。當初開始這個項目的目的是爲了在科學方面超過美國,地下能源一些科學元素沒...
地殼的上部是什麼岩石
地殼是地球的表層部分由各種岩石組成,上部主要由沉積岩、花崗岩類岩石組成稱硅鋁層下部主要由玄武岩或輝長岩類巖組成,構成地殼的三大化學元素是:氧、硅、鋁。岩石是天然產出的具穩定外型的礦物或玻璃集合體,按照一定的...
洋殼和地殼有和差別
性質不同。洋殼:爲構成洋底的地殼陸殼:主要表現爲大陸、大陸邊緣以及較小的淺海。組成不同。洋殼組成:海洋地殼非常薄。由沉積層和硅鎂層組成。特點不同。洋殼當陸塊形成並不斷擴大後,陸塊大面積岩漿海表面凝固較晚,水聚集...
地殼緩慢移動的原因和結果
地殼緩慢移動的主要原因是碰撞和張裂。地殼運動即地質運動,地殼自形成以來,其結構和表面形態就在不斷髮生變化。岩石的變形、海陸的變遷以及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都是地殼變動的結果。地殼緩慢移動的結果形成山脈和盆地。...
地殼和地幔的中間叫什麼
地幔地球內圈層可以劃分爲地殼、地幔和地核。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層叫地殼,地球最中心部分叫地核,隔在它們中間的叫地幔。地殼與地面之間是莫霍介面,地幔與地核之間是古登堡介面。一般將地球內部分爲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
地殼爲什麼會發熱
&nbsp&nbsp地球內部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在衰變的同時放出熱量。知由於地殼的厚度,這些熱量無法散發出去,因此越來越熱。同時地球內部壓力也很大。在這種雙重因素的作用下,地核部分的物質融化,形成岩漿。因爲地球內部有...
地殼內部溫度是
地殼內部的溫度有4000-6800度。它之所以這麼熱,是由於熱源產生的熱量:1.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2.摩擦加熱,由密度較大的核心物質下沉到地心引起的。3.地球形成和膨脹時產生熱量尚未流失。地球內部要比地表熱得多,越...
太陽系中唯一一個擁有大地殼
地球。太陽系中唯一一個擁有大地殼的是地球,地球有近30的陸地,有70的海洋,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四顆岩石類行星中最大的一顆,也是生命的搖藍和人類的家園。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分別是金星水星地球火星四顆岩石等行星,液態的土星...
地殼上下兩層的界線是什麼
地殼上下兩層的界線是“康拉德不連續面”。上層化學成分以氧、硅、鋁爲主,平均化學組成與花崗岩相似,稱爲花崗岩層,亦有人稱之爲“硅鋁層”。下層富含硅和鎂,平均化學組成與玄武岩相似,稱爲玄武岩層,所以有人稱之爲“硅鎂層...
硅在地殼含量排在第幾位
硅元素在地殼中是第二豐富的元素,構成地殼總質量的26.4%,僅次於第一位的氧(49.4%)。在自然界中,硅通常以含氧化合物形式存在,其中最簡單的是硅和氧的化合物硅石SiO2。石英、水晶等是純硅石的變體。礦石和岩石中的硅氧化合物...
地殼的速度變化爲多少
在地殼上部速度一般爲4.5~5.9km/s,變化較大中部變化較小,速度穩定,一般爲6.0~6.2km/s下部呈明顯上升趨勢,一般爲6.3~7.2km/s在底部出現速度大於8.0km/s的速度躍變,爲莫霍面深度,波速一般爲8.0~8.2km/s。上地殼:υP<6.0km/s,厚度變...
地殼地幔地核劃分圖
由內到外:地核-外核-地幔-地殼。1、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半徑約有3470km,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高密度,地核物質的平均密度大約爲每立方厘米10.7克。溫度非常高,有4000~6800℃。地核的。地球內部劃...
地殼中含量元素前五位
地殼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鋁、鐵和鈣。在地殼中最多的化學元素是氧,它佔總重量的48.6%其次是硅,佔26.3%以下是鋁、鐵、鈣、鈉、鉀、鎂。地殼中含量前五位元素分別是,氧O,硅Si,鋁Al,鐵Fe,鈣Ca。其中氧既有遊離態也有化...
地殼中的岩石可分爲哪三類
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一塊岩石屬於三類中的哪一類,主要看出身。岩漿岩確實與岩漿密不可分,它是岩漿冷凝形成的岩石,是熔融之後的重生。沉積岩的形成要經過不畏艱險的跋涉,它是在地表條件下,由母巖風化剝蝕的產物,經搬運...
 1 2 3 下一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