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唐朝真的存在聯昉嗎

來源:魅力女性吧 2.48W

《風起洛陽》中有一個需要矇眼才能前往的神祕之處,劇中叫作“聯昉”,在劇中聯昉掌握着整個神都的情報工作,這些隱藏在街頭的神足間風打探密報傳遞消息,街頭巷尾無處不在。那麼在歷史上唐朝真的存在聯昉嗎?

歷史上唐朝真的存在聯昉嗎

存在。唐朝長安城的治安管理體系是一個綜合的體系,並不是單獨由某一個部門或者衙門負責。這個管理體系以京兆府為核心,裏坊系統為基層組織,金吾衞等**機構為輔助的綜合體系。

唐代在長安城設置京兆府,是唐玄宗開元元年的事。在此之前,長安歸屬雍州府,雍州牧是相當於首都市長的最高長官。但是這個雍州牧是個名譽職務,由親王兼任,日常的具體事務是由雍州府長史管理。所以在唐太宗和高宗乃至武周時期,相當於首都常務副市長的雍州府長史是長安治安的主管。

京兆尹之下,長安縣和萬年縣也是長安城的管理單位。長安城以朱雀大街為界,東邊歸萬年縣管轄,西邊歸長安縣管轄。這兩個縣的縣令,負責管理各自轄區內的治安事務以及訴訟,凡是本縣轄區內有關户口、盜賊、訴訟上的案件,都有管轄權。

縱橫交織的大街將長安城劃分成108個裏坊,這些裏坊也是基層一級治安管理單位,是縣以下的基層組織。每個坊都有垣門,可以看做一個個封閉的**區域。坊裏的門和市場的門,都有專人把守,每天在規定的時間開啟和關閉,並且在夜間實行宵禁,超過一定時間不許在街上行走,犯禁者要承擔法律責任。長安居民的住所和商店都開設在這種裏坊之內,即使早上商人們進入坊內自家的店鋪,也要接受守門官吏的盤查。這種封閉式的結構便於維持治安,雖然居民通行稍有不便,但確定減少了違法犯罪的發生。

在這些裏坊內部,實行的是裏保制度。這是一種將坊內居民按一定規定進行編組,相互之間聯防聯動的互保制度。具體做法是:“百户為裏,五里為鄉。四家為鄰,三家為保。每裏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課植農桑,檢察非違,催驅賦役。在邑居者為坊,別置正一人,掌坊門管鑰,**姦非,並免其課役。”

按一般的估算,長安城的裏坊有大有小,大的有幾千户,小的也有千户以上。所有的坊都有一個負責治安的“坊正”,其下還有保長、里長,這些人都是治安員,能夠對治安事件迅速做出反應,是**治安的主力軍。

長安整個城市的安全是由軍隊系統的左右金吾衞負責的。金吾衞負責掌管宮中及京城的巡邏工作,遇到治安案件或者犯罪案件,可以當場逮捕嫌疑人,將其交給主管的翊府中郎將處理。而金吾衞的翊府中郎將,手下有街使、巡使、武捕、衞士、小捕等各種治安員,他們的日常工作是由街使帶領,分班日夜巡邏,掌握宵禁。金吾衞的巡邏隊伍多則百人,少則三十人,執法相當嚴格,就連官宦之家,對他們都很忌憚,不敢違背禁令。這些軍人,是長安城治安的終極保證,也是震攝不法之徒的有生力量。

歷史上唐朝真的存在聯昉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