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什麼節 - 正月十五為什麼叫上元節

來源:魅力女性吧 1.02W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農曆春節後第一個重要節日,人們在當天有食用元宵(湯圓)的傳統。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們把晚上稱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那麼,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什麼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什麼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什麼節 正月十五為什麼叫上元節

正月十五為什麼叫上元節

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而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後來經過演化“上元節”就被稱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什麼節 正月十五為什麼叫上元節 第2張

元宵節張燈習俗的來歷

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後,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梁簡文帝曾寫過一篇《列燈賦》:”南油俱滿,西漆爭燃。蘇徵安息,蠟出龍川。斜暉交映,倒影澄鮮。“描繪了當時宮廷在元宵張燈的盛況。隋煬帝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據《隋書·音樂志》記載:元宵慶典甚為隆重,處處張燈結綵,日夜歌舞奏樂,表演者達三萬餘眾,奏樂者達一萬八千多人,戲台有八里之長,遊玩觀燈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唐代是實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響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處罰;唯獨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什麼節 正月十五為什麼叫上元節 第3張

在上元節,皇帝特許開禁三天,稱為”放夜“。沿至宋朝,張燈由三夜延長至五夜,燈綵以外還放焰火,表演各種雜耍,情景更加熱鬧。《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遊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後,為使京城繁華熱鬧,又規定正月初八上燈,十七落燈,連張十夜,家家户户都懸掛五色燈綵,彩燈上描繪了各種人物,舞姿翩翩,鳥飛花放。龍騰魚躍,花燈焰火照耀通宵。鼓樂遊樂。喧鬧達旦,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什麼節 正月十五為什麼叫上元節 第4張

元宵節的來歷:道教的“三元説”

根據《歲時雜記》記載,道教把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由這三個節日組成了道教的“三元説”。中元節則是鬼節,下元節是水官解除日,而上元節就是今天的元宵節。漢末道教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正月十五是天官的生日,七月十五是地官的生日,十月十五是水官的生日,這三位神仙都在自己生日這天完成自己的職責: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正所謂: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天官全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凡間的人們會在這一天歡慶天官的生日,迎接賜福。中國很多傳統節日都藴含着人們祈求好運,風調雨順等美好願望,同時在節日晚上可以閤家團聚,吃上一頓好的!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什麼節 正月十五為什麼叫上元節 第5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