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縣名來歷

來源:魅力女性吧 3.17W
鄧州縣名來歷

鄧州市為河南省直管市,總面積2369平方公里,總人口178萬。有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省級衞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的稱號。

一、歷史沿革

1、戰國為穰邑,秦置穰縣治今鄧州市區,屬南陽郡。西漢因之。西晉先屬義陽郡,後屬新野郡。北魏太和中荊州移治穰縣。

2、隋開皇七年(587年)改荊州為鄧州,大業初改置南陽郡。唐武德初復置鄧州,天寶初改南陽郡,乾元時復為鄧州。宋、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穰縣入鄧州。清因之。1913年改鄧州為鄧縣,屬豫南道。1914年屬汝陽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

3、1949年屬南陽專區,1969年屬南陽地區。1988年改鄧州市,1994年由南陽市代管。

二、地名來歷

鄧州之名源於春秋鄧侯國。《左傳》桓公二年(前710年):“蔡侯、鄭伯會謀於鄧。”即此。秦置鄧縣,故址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北鄧城。隋始於穰縣(今鄧州市)置鄧州,穰縣自此襲鄧州之名。

三、風景名勝

1、杏山地質公園。位於鄧州市西南約50公里處,公園地質景觀及自然景觀為原始狀態,形成石林、石丘、溶洞、溶巢景觀。

2、花洲書院。位於鄧州古城東南隅,是一所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千年學府。書院系北宋著名政治家參知政事范仲淹因推行“慶曆新政”失敗被謫知鄧州後,為造就人才而創建。

3、台灣村。位於鄧州城西北45華里張村上營、冠軍兩個行政村的上營、下營、尖兵營(現稱張許村)三個自然村,台灣村現居住着45户人家,共220人,佔地46200平方米,系台灣高山族的陳氏家族。如今他們的長相、性格、婚喪嫁娶、及家庭成員的稱謂,都保留着台灣高山族的獨特風情。

4、福勝寺塔,位於河南省鄧州市。建於北宋天聖十年(公元1032年),初建時為13級,高20餘丈,後為兵燹所焚。現存的梵塔共7 層,高38.28米,通體呈八稜圓錐狀。梵塔造型簡潔,比例適度,是一座莊嚴古樸的樓閣式密檐浮雕磚塔。

5、西清真寺,座落在河南省鄧州市團結西路(小西關)南側,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一1620年間),原有房屋28間,佔地1000多平方米,另有石碑8通,木製匾額21塊,明未遭兵焚,清道光四年重修。

6、汲灘陝山會館。位於河南省鄧州市城東20公里的汲灘鎮中學校院內。是外地旅鄧商人聚會議事的地點。也用來敬神感靈,祈福禳禍,交流信息,接待商人和停放貨物的地方。

7、編外雷鋒團展覽館。以展覽館為主體,周圍種植樹木、草坪,前面以“一河兩湖”為襯托,北與“兩山”相呼應,西南設置為小型文化廣場,形成以河湖、假山、廣場為景點,以園路、小橋為線,以草坪、紀念林為面的點、線、面相結合,高低起伏、錯落有四季有花的園林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