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四大精髓

來源:魅力女性吧 5.99K
散文的四大精髓

      散⽂的四大精髓:“由⼩見⼤”,“由遠及近”,“由粗見細”,“由疏見親”的依次展開,再輔之以“融情於景”、“寄情於事”、“寓情於物”、“託物⾔志”等的藝術表現⼿法向讀者展⽰,如同剝筍,⼀⽚⽚的揭⽰,⽚⽚都能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體現物我的統⼀,做到了“因物⽽忘我,因我⽽忘物”,藉此流露出更深邃的思想,使⼈領會更深刻的道理。

       ⼀個⼩⼩的物件,⼀道迷途的風景,⼀句微不⾜道的關愛,⼀段難以忘懷的時光,或電視媒體的⼀段對⽩與搞笑,都可讓你⼊情、⼊境,⼊醉、⼊痴,⾃⼰⼈⽣境遇中的狀況和點滴感觸都可能成為散⽂的起筆“點”。作者情感的發揮,具有點睛之絕妙,也體現作者情懷、境界之⾼深。然⽽,這終究是作者所親歷的情感過程,有⼀種⽆形的⼒量強制他去記載,去⾼瞻建瓴地發揮到極致,於是就有了靈感之説。為了更好地發揮,更好地展⽰,便想⽅設法地從中去查閲資料,去擴充知識,去體驗⽣活,去感悟透徹,挖掘出⼀些⾃⼰認為有⽤的東西,讓它來豐富⾃已的情感,包裝⾃⼰的喜好,鞭策⾃⼰的靈魂,表述⾃⼰的思想。這也就是散⽂創作中從“點”到“線”的⼀個求真務實的思維過程和藝術表現技法。

好的散⽂作者往往善於記憶的寫⽣,於情感的回味中能如實記錄下過去所經歷的事,再通過所經歷事,配合環境、⼼情、邏輯與美學的需要,透過秀美的⽂字折射出⼀些淺顯的為⼈之道或處事哲學。秀美的⽬的是想吸引⼈,感染⼈,讓讀者不得不停下⼿中的活,不得不去忽略其他的事,⽽想繼續讀完它。讀完後,⼜為⽂中的事,⽂中的景,⽂中的⼈⽽遐想,⽽牽掛,陷⼊未名的沉思。⽽這種吸引⼈的魅⼒就是散⽂所需要裝飾的“⾯”。散⽂的取材,可謂“雜亂”有章,追求的是形散⽽神不散,這⽆形的軌跡就是散⽂最不能跨越的“鴻溝”。即⽤⼀個醒⽬深刻的意境,把看似散亂的⼀⼤堆材料,貫穿成⽂。若把這⼀個個“點”喻作“珍珠”,那意境就是⼀條串接散⽂“珍珠”的⽆形勝有形的連接“線”。

散⽂的總體要求是“形散⽽神不散”,⽽真正做到不散,讓⼈感到整篇⽂章是⼀⽓哈成,這就要求散⽂中那條⽆形的意境“線”,始終串着散⽂豐富的內容與作者錯綜複雜的思緒。該

條“線”能夠讓作者思如泉湧,其流⽔不間斷,不混亂,不偏離主渠道。這樣的散⽂才如同平湖⾏⾈

第 4 頁

如履平地,⽽⾮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散⽂是有⾻架的,在思維的紅線內,通過語⾔的藝術,達到分隔成間,串接成⾏,錯落有致,給⼈以完善的空間⽴體感。作為散⽂的直感,總體應該是閒、散、淡。⽤平淡的⽂字表露真摯的.情感,⽤淡然的筆觸精準、獨到地抒發出⼈⽣的感慨,並從中提煉出⼀些精闢的觀點和獨到的見識供⼈們品味與思考。

散⽂讀起來很完美,能夠讓⼈的思想得到昇華,能夠讓⼈有所教益,能夠讓⼈陷⼊反思和不得不思的糾結之中。這就是散⽂的“⾯”。散⽂的“⾯”,就是要將那麼多⼗分微⼩的“點”,通過散⽂作者的妙筆,給⼈以整體的直觀感,能夠讓⼈由⼩見⼤,達到意境深邃,尤如滿⼸的弦,具有極強的張⼒和穿透⼒。

第 5 頁

散⽂是⽉下的凝思,具有靜謐之美散⽂是秋實的採摘,具有豐碩之美散⽂是往事的愁暢,具有感傷之切。散⽂⼜往往是“⽔到渠成”之物,⼗分合情合理合意,毫⽆⽣硬與裂縫之嫌。也許,散⽂的初創會不夠嚴謹、不夠細膩、不夠深沉,甚⾄有些急躁、⽣硬的現象。那麼就需要作者靜下⼼來進⾏潤筆。通過潤筆,使作品具有美輪美奐和震撼⼼靈的衝擊⼒,達到豐富素材、作者閲歷與創作之技巧的靈⾁結合。潤筆如同養顏,它除了有思想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折射作者清新雋永、質樸⽆華的⽂風。

⼀件作品的潤筆,是給作品增⾊添輝的過程,包括⽂字的推敲、句式的推敲、段落的推敲,結構的推敲,⽴意的推敲,甚⾄標點,層次與韻感的推敲。杜甫詩講究煉字琢句。他⾃⼰曾在《江上值⽔如海勢聊短述》中寫道:“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死不休。”潤筆⼀篇作品,需要作者具有超常的⽂學修養、毅⼒、閒熟、耐性與超⼈的境界。

好的散⽂作者要善於另劈絕徑,敢於探索前⼈沒有⾛過的路,給⼈以不同的視⾓側⾯。揭⽰前⼈沒有觸碰的話題與隱含的真理,探索前⼈成果背後的跌宕故事與曲折⼼跡,透過表象去揭⽰更深層次的問題以及去挖掘其豐富的內涵。這就是所謂的“此⼈⾮此景,此景⾮此情”。“時過已境遷,⼈雲皆是⾮”。散⽂作者要聯想豐富,⽂筆揮灑⾃如,極有感染⼒和震撼⼒。把複雜的⼈和事放在每個時空⾥,不論隨意點染還是潑墨描繪,都錯落有致⾊彩斑斕。

優美的散⽂是“點”“線”“⾯”的糅合,優美的散⽂也是智慧、功底與⼈⽣閲歷的⽴體築構,更是作者⼼靈的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