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悟惑寺傳説

來源:魅力女性吧 7.73K
豐都悟惑寺傳説

 悟惑寺,位於豐都縣興義鎮泥巴溪村4組,始建於明,清道光、同治重修。

   寺宇遺址在古宮山之麓,前拱木魚堡,座南向北,依山而建。周遭皆山堡相合,幽邃駢聯,層巒豪峙傑立 。前有溪流繞麓,雲霧摩頂,偶憩息其間,已神志俱清,頓忘塵事,乃一邑之勝地。

   寺宇初建於明萬曆間(1573-1620),始創於古宮山之巔,名“古宮寺”。因山頂地勢窄狹,風大易守火患。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易址重建於古宮山半之龍洞處,更名為永興寺。清乾隆53年(1788),妙鑑大和尚住錫悟惑寺,遷址於現址重建,易名為“悟惑寺”。

  民國間,寺宇尚存為四合院式木質建築,佔地約六畝。建築大部為木結構或木石磚牆結構。由北至南由山門、前殿、中殿、後殿、禪房、左右廂房、湢廚等組成。儘管經過多年的風雨飄搖,整體建築格局保存依然十分完整。

   山門為牌樓式木結構,八字形,門外為石級數十步,兩側置一對高大的石獅匍卧於地。

  山門內為廣闊的石壩,沿石級而上為下殿,面闊九間,明間和左右第一次間合為一大間,正中塑有彌勒佛,背立韋陀。左右兩旁塑立關羽,龍王和諸神祗塑像,與中殿相對。

  與下殿相連的石天井,現在完整無缺,石面平整。沿石級而上為中殿,面闊五間,中殿又名大雄寶殿,主祀三世佛像,左右兩側為十八羅漢。土改時毀滅了佛像,只留有三世佛神台和蓮台。

   中殿後門沿石級而上,則有狹長形的石壩,再上便是後殿,後殿正中供有藥王神像,其建築結構式樣與中殿完全相同,左右盡間為禪房,為數十小僧住所。後殿右側方丈室、浴堂,左側為“靜房方丈”(退休的前任方丈)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