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遞儒家思想

來源:魅力女性吧 2.73W
西遞儒家思想

西遞,是安微省一個崇尚儒學的村落。

走進西遞,映入眼簾的是碧波微瀾,山花倒影,綵船輕搖,樓坊疊嶂,高高的胡文光牌樓,矗立在村口,那是西遞的象徵。“兩袖清風星伴月,青光永照澤天涯”是對胡文光的寫照,更是古往今來官員的楷模。走進村中,溜光的青石街道,曾留下數百年的足印。店鋪林立,物品琳琅滿目,熱鬧非凡。二百多幢明清徽派民居樓,錯落有致,格局不一。“青磚黛瓦馬頭牆,雕樑畫棟四合堂”,概括了徽州民居的特色,堪稱徽派建築的傑作。但是,西遞更是一個崇尚儒學、傳承古老文明的村落。

西遞的民居除了外形極具特色,更值得探究的是古建築與儒學文化的相互結合、相互滲透,密不可分。因為西遞的民居大多是徽商發達後迴歸故里,大興土木,建造樓堂館所,以顯赫自己的財富與地位。然而,徽商大都是“賈而好儒”。從小雅好詩書,知書達理,儒家的思想理念根深蒂固。即使在經商中始終是“誠信為本,以義取利”。清人戴震認為徽商“雖為賈者,鹹近士風”。因此,明清時期西遞儒風盛行,儒家思想文化底藴深厚,不愧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典範。

當你走進徽商泰斗胡貫三的故居,太師壁上方高懸着“惇仁堂”三個大字。“惇”者,推崇、尊重也。“惇信明義”“惇任仁人”,正是儒家思想的體現。可見惇仁堂的主人,在經商中一直信奉“仁、義”。在廳堂的楹柱上還刻有兩副對聯:“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壽本乎仁,樂生於智勤能補拙,儉以養廉”。“讀書”“積善”,仁者之舉,奉為“第一等好事”,甚至“壽本乎仁”。仁者長壽也,何哉西漢哲學家董仲舒説:“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淨,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而養其身”。由此可見,這兩副對聯完全繼承了儒家的衣缽,正是“儒雅修身仁為本”的見證。

當你走進胡氏宗祠,一眼就看到祠堂大廳上方的“敬愛堂”匾額。啟示後人要尊老愛幼,族人要互敬互愛、和睦相處。在我國封建社會裏,村落的形成大多以姓氏聚族而居,於是,每個姓氏都有宗祠。宗祠主要是擺放先祖靈位,以便後人祭祀。族裏有大事,都要開祠堂門,比如族老議事,年冬祭祖,紅白喜事,訓斥子孫等等,無一不體現了古代的宗法禮教。敬愛堂也不例外,它是胡氏實施宗法禮教的地方。在敬愛堂的後大廳,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大廳的兩邊牆上掛有“忠孝廉義”四個大字。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朱熹書寫的“孝”字匾,它既是字,又是一幅畫。

當你走進追慕堂的後大廳,便看到兩幅字屏,一幅是:“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另一幅是:“去奢省費,輕徵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這兩幅字屏教育後代子孫,無論經商還是做官,必須先學會做人。如若為官,必須採取善於納諫、以仁治國、撫民以靜的施政方略。

由此可見,走進西遞村,無論是白牆黛瓦,門樓庭院,雕樑畫棟,漏窗天井、楹聯、匾額都滲透着儒家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內涵,飄散着儒學文化的芳香。詩曰:“靈山秀水三陽地,素雅清淳西遞村,厚德承傳儒學久,天人合一譽乾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