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對科舉制的主要貢獻

來源:魅力女性吧 3.01W
隋文帝對科舉制的主要貢獻

科舉制創建於隋朝,自隋唐科舉制度確立以來,平民通過讀書考試獲取入仕機會,基本就是靠科舉。隋文帝即位以後,廢除九品中正制。據史載,開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應為開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

隋文帝開創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為後來的考試製度奠定了基礎,這是隋文帝的對中國歷史發展的突出貢獻,永載史冊。何謂科舉?科舉是君主、朝廷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考試合格者將成為官僚隊伍的第三梯隊。

1、隋文帝對科舉制的主要貢獻:

隋文帝時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令各州推舉人才,參加考試,合格的可以做官。楊堅創立了科舉制,是對中國選官制度的重大改革,他改變了過去“任人唯德”的選官原則,以“任人唯才”做為選官的最高標準,開創了一項偉大的變革。

2、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漢族,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

楊堅鮮卑小字為那羅延(金剛不壞),鮮卑姓氏為普六茹,普六茹鮮卑姓氏是其父楊忠受西魏恭帝所賜的。後楊堅掌權後恢復漢姓“楊”,並讓宇文泰鮮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漢人恢復漢姓。

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為“聖人可汗”內政方面,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户,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

3、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科舉制具有分科考試,取士權歸於中央所有,允許自由報考(即“懷牒譜自薦於州縣”,與察舉制的“他薦”相區別)和主要以成績定取捨四個顯著的特點。

科舉制極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科舉制從隋朝(一説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對中國在內的漢文化圈諸多國家,以及西歐國家啟蒙影響深遠。

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為江南貢院,佔地超過30餘萬平方米。另闢有的中國科舉博物館是中國唯一反映中國科舉考試製度為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也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