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崔家老祖宗是誰

來源:魅力女性吧 1.47W
春秋戰國時期崔家老祖宗是誰

“崔”得姓始祖:崔季子

相傳炎帝神農氏為少典之子,因居於姜水(渭水支流)之濱而得姜姓。西周初年,其後人有姜姓呂尚,字子牙,人稱姜子牙,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被封於齊(今山東北部)。姜太公之子在周成王時為齊丁公。

季子名德興,生卒不詳。炎帝五十六世孫,齊丁公伋四子(嫡子)。丁公卒後季子應繼君位。但季子仁愛賢良,孝悌有加,舉賢讓國於叔乙。季子攜家人隱居景色秀麗之崔邑,後以邑封姓,其子孫遂為“崔”姓。史稱“崔氏始祖”。齊丁公伋另一支系子孫以諡號為姓“丁”,故,齊丁公伋為“崔”、“丁”兩姓先祖。

注:季子,古人排行以“伯仲叔季”之排行,“季”應為四,故季子在兄弟中排行為四。但,確是正妃所生,故君位應傳給季子。叔乙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但因其為庶兄,古時嫡和庶有地位上的差別。

先秦時期,崔姓有人曾為齊國的卿大夫,活動在山東地區。秦漢時期,崔姓發展很快,成為河北地區的大族,以此為源地向四周播遷,大凡崔姓尋祖,都要追到河北的清河和博陵二郡望。崔姓自西漢至宋,官宦不絕。魏晉至唐初,按士族門第排姓氏,崔姓居首位,連國姓李氏也屈於其後,可見崔姓的輝煌。尤其在唐朝崔姓最為顯耀,為宰相者出自清河的有11位,出自博陵的12位。宋朝以後,崔姓分佈更為廣泛。

宋朝時期,崔姓大約有37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48%,排在第四十三位。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陝西,這三省崔姓大約佔崔姓總人口的54%,其次分佈於山東、安徽、江蘇等多省。當時的豫、冀、秦中原地區地區為崔姓聚集中心。

崔姓是漢族、朝鮮族等民族的主要姓氏之一,漢族崔姓主要來源於姜姓,始祖傳為姜太公,鼻祖為炎帝神農氏,山東淄博為崔姓的發源地。少數民族崔姓則為漢化改姓。

崔姓源於姜姓。姜姓 始祖為輔佐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的姜子牙,姜姓呂尚,俗稱姜太公。因輔佐武王滅紂有功,被封於齊,為諸侯國,建都營丘。姜太公有一個兒子,周成王時為朝廷重臣,死後諡號為齊丁公。齊太公生丁公伋,生叔乙。齊太公逝後,本應嫡生子丁公伋崔季子繼位,但他卻讓位於弟叔乙,自己與家人生活於崔邑——今山東章丘縣西北的崔氏城。子孫後代後以崔為姓,所以,崔氏的始祖應為崔季子。

崔”得姓始祖:崔季子

源於姜姓,出自西周時齊國君主齊丁公伋嫡長子季子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元和姓纂》卷三載:“姜姓。齊太公生丁公伋,生叔乙,讓國居崔邑,因氏焉。”《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崔氏出自姜姓。齊丁公伋嫡子季子讓國叔乙,採食於崔,遂為崔氏。”《通志·氏族略》載:“姜姓,出齊丁公伋,季子讓國叔乙,食採於崔氏,遂為崔氏。”姜太公姜尚的兒子丁公伋,是西周時期齊國的第二代國君,他有個嫡子名季子,本應按禮制繼承齊國君位,季子卻讓位於姜得(史稱讓國叔乙,即齊乙公姜得),自己則採食於封地崔邑。在姜季子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之為崔氏,世代相傳至今已有三千餘年的歷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