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利糰子的來歷

來源:魅力女性吧 3.19W
監利糰子的來歷

糰子的來歷最早起源於東漢時期,與饅頭生於同一時代。糰子又名團餈,滾團餡兒,關於糰子傳説關雲長率鐵騎500走華容道時,為祝願軍民和平相處,監利、洪湖與華容、岳陽人民便採用粘米與糯米為漿,用菜心為餡,做成糰子,慰問駐地的兵丁。之後,這一當地名吃便在沿江兩岸小吃中獨佔鰲頭。歲月的變遷,美味的傳承,讓糰子成為監利人日常生活中最温暖的美食記憶。

糰子的傳説

傳説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 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李秀成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沒有抓到李秀成,清兵並未善罷甘休,於是在村裏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李秀成帶吃的東西。

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李秀成吃時,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心生一計,連忙採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米糰子。

然後把青溜溜的糰子放在青草裏,混過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而且不粘牙。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