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的由來及歷史

來源:魅力女性吧 1.95W
皮影戲的由來及歷史

關於皮影戲的起源,有很多傳説。相傳,孔子周遊列國講學,由於相貌醜陋,弟子利用車子,將外面用布圍住,隔簾講書。有人認為皮影起源於巫術。"漢武帝時,幸李夫人。夫人卒後,帝思念不已。方士齊人李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施帷帳,明燈燭,而令帝居他帳,遙望之。"

漢武帝因為思念死去的愛妃,請術士李少翁招魂,於是李少翁在晚上架起一個布幕,點上燈火,布幕上就出現了一個女子人影,好似已故李夫人形象,而漢武帝則坐在另一邊帳上看,因而得以解思念之苦。還有相傳在西漢文帝劉恆時,宮妃抱太子在窗前玩耍,巧剪桐樹葉做人形,映在窗上表演,於是將"光"和"影子"的關係並加以利用。也有人認為皮影與宗教的興起傳播關係密切,皮影起源於佛教。"

隨着隋唐僧人從天竺取回佛經,中國進入第二次佛教傳播高峯。一些弘揚佛法者,借鑑了皮影的説唱藝術,即把佛經編成"變文",類似今天的順口溜。把佛教故事中的人物製成影人,通過演唱,在民間推廣普及佛教。"等等。

關於皮影起源的傳説,民間有數十種,雖無確切的史料考證,卻也透露出皮影戲和一些民俗事象的親密關係。

皮影戲的產生與發展

關於皮影戲產生準確的時間學術界眾説紛紜。時間上有"周代説"、"漢代説"、"唐代説"以及"宋代説"。從史料來看,皮影戲應於唐代末年興起,宋代走向真正成熟的表演藝術成為大眾接受的娛樂形式。

唐代的樑鍠所著的《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一人在夢中。"樑鍠是唐玄宗天寶年間人,他這四句詩,反映了木偶製作的特點和表演技藝的高超,説明唐代已有了木偶戲。 實際上此時類似真人的木偶戲表演與後來的皮影戲表演還是有所差別,但是木偶戲與皮影戲都是傀儡戲的一種。

北宋之前並無成熟的皮影表演,而北宋時期有人為了使説書形象化,創做"影人",故事題材圍繞三國故事的影人表演產生了。"故老相乘,言影戲之源,出於漢武帝李夫人之亡,齊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無已,迺使致之。少翁夜為方帷,張燈燭,帝坐他帳,自帷中望見之,彷彿夫人像也,蓋不得就視之。由是世間有影戲。歷代無所見。宋朝仁宗時,市人有能談三國事者,或採其説,加緣飾作影人,始為魏、吳、蜀三分戰爭之像。"汴京富裕人家中已有演出影戲的情況,其內容是三國故事,影戲內容與形式都很吸引人,由此可見表演的形象性。"京師有富家子,少孤,專財,羣無賴百萬誘導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戲。"北宋後期出現了固定的表演場所,聚眾演出。此時傀儡已與影戲完全獨立開來。"諸門皆有宮中樂棚,萬街千巷,盡皆繁盛浩鬧。每一坊巷口,無樂棚去處,多設小影戲棚子,以防本坊遊人小兒相失,以引聚之。"

北宋滅亡,金朝不僅掠走北宋皇帝,後宮諸人,更使大量影戲藝人北遷,"二十五日……,金人求索諸色人,金人來索御前祇侯方脈醫生,教坊樂人、內侍官四十五人"一部分押至今黑龍江地區,一部分可能留在燕山一帶,北京、河北地區皮影流傳開來。不僅將皮影製作工藝遷移至北方,更使得皮影藝術傳播人羣得以擴大。

南宋皮影戲進一步發展,皮影造型的基本原則以公忠和姦邪加以區分。"更有弄影戲者,元汴京初以素紙雕簇,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粧飾,不致損壞。杭城有賈四郎、王升、王閏卿等,熟於擺佈,立講無差。其話本與講史者頗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醜形,蓋亦寓褒貶於其間耳。"有固定的演藝場所,演出頗受歡迎,場面熱烈。"或戲於小樓,以人為大影戲。兒童喧呼,終夕不絕。"

元代初期對民間藝術採取限制,文化上有一系列的禁令,對皮影發展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但隨着元雜劇的影響,並且伴隨戰事流動傳向海外,波斯、爪哇、緬甸等國。並且在民間有流動的以樂器參與表演的影戲班子,1953年山西孝義張家莊,出土的元代古墓口兩側繪有紙窗、人影、坐騎等壁畫八幅,並書有'樂影傳家,共守其職'字樣。

明初大移民,南民北遷。永樂年間,江南殷實大户北遷,江南文化也傳播到北方。皮影的發展也隨之遷移,在北方地區擴大影響。明代後期,湧現大量詩人、詩詞,文藝戲曲及小説證明影戲的活躍發展。

清代皮影戲進一步發展。清中期受到白蓮教影響,一度被禁,清末再度活躍。《紅樓夢》第六十五回,尤三姐與賈璉的對話就提到了皮影:"提着影戲人子上場兒"。不僅如此,皮影更是傳播遠至歐洲。在中國傳教的法國神父阿羅德,曾把中國影戲的全部形式及其製作方法帶到了法國,並在巴黎公開演出。德國十八世紀文壇的巨人歌德曾在一次展覽會上把中國的影戲介紹給德國的觀眾。

到清末民國初年,皮影戲達到歷史上的空前鼎盛,不僅有商家組建的戲班,富豪之家辦養的家班,王宮府院有專門的影戲班與影戲演員,"影戲茶館"也興盛起來。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市井百姓,一度是班社如林,演出如雲。

中國皮影的保護和傳承

早在2011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宣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六屆會議決定,將具有一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國皮影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大連的復州皮影戲早就入選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了。

但是大連皮影人也面臨藝人年齡老化、傳承人缺乏的困境,我們需要通過不斷的嘗試與探索,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皮影保護與傳承之路,讓皮影能走進劇場,走進學校,走到老百姓身邊。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民族文化記憶留住,實現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保護、傳承、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中國皮影在當代能夠煥發新的青春和光彩。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1、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2、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愛妃李夫人亡後,武帝整日恍惚,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的影像,圖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杆。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觀看。

3、武帝看罷,龍顏大悦,就此愛不釋手,相思之苦得以寄託,從此重振朝綱。這個載入《漢書》的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擴展資料:

1、皮影戲是我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它的演出裝備輕便,唱腔豐富優美,表演精彩動人。千百年耒,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所以流傳甚廣。不僅如此,皮影戲還對國內外文化藝術的發展起過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戲曲劇種,就是從各路皮影戲唱腔中派生出來的。

2、中國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戲的表演藝術手段對近代電影的發明和現代電影美術片的發展也都起過先導作用。西方世界從十八世紀的歌德到後來的卓別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對中國皮影戲藝術都曾給予過高度的評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