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冰山原理

來源:魅力女性吧 9.61K
什麼是冰山原理

冰山原理是薩提亞提出的一個概念,薩提亞女士將人的‘’自我‘’比喻成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或應對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被我們忽略的內在。

      當我們更多的去了解冰山的時候,我們會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當我們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往往只能看到別人的行為,聽到別人的話語,有些敏感的人或許還能感受到別人的情緒。我們根據這些外部的信息來推測,對方心理的想法,但是我們也僅僅是推測,甚至很多時候根本推測不出來,尤其是當自己也陷入情緒中的時候,所以很多人覺得與別人相處很難,常常會陷入對與錯的爭論中。薩提亞運用冰山理論,使我們更有機會看見彼此的視角,彼此的感受,彼此的期待。

  薩提亞將個人的內在冰山共分成七個層次: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

冰山第一層:行為

  行為位於冰山的頂端,是我們五官所直接接受到的部分,是來自他人和環境的信息。比如,一個人在憤怒的叫罵,一個人在開心的數錢,一個人在靜靜的讀書,等等。行為是我們最容易看見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出錯的部分。

冰山第二層:應對方式

薩提亞認為,人們往往有四種應對姿態。

第一種是討好, 這種應對姿態的人總是感覺自己不好,或者一旦出了問題都是自己的錯,對別人和顏悦色,希望每一個人都對自己滿意,你常常會會犧牲自我價值。討好的人,總是會對自己説:這是我的錯,我不值一提,我不能生氣,等等。

第二種是責備(指責), 這種人剛好和採用討好這種應對姿態的人相反,他們強烈維護自己的權益,為了保護自己,可能會變得充滿攻擊性和暴力,會將自己的態度表現出來,甚至不斷挑剔指責別人。這樣的人常常會對自己説:我絕不能讓別人覺得我好欺負,或者軟弱。

第三種是超理智, 這樣的人很少,會觸碰到情感部分,他們會引經據典,羅列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這樣的人往往比較沉悶,不通人情。比較冷漠。對別人的情感也不敏鋭。常常對自己説:一個人必須冷靜,鎮定,講話要有客觀依據,事實勝於雄辯,情緒化是不對的,等等。

第四種是打岔, 打岔的人和超理智人的人正好相反,他們的想法不斷變換,很希望能夠在同一時間做無數的事情。打岔的人給人的感覺總是快樂和樂觀的,他們很討人喜歡,他們常常對自己説沒有人會關心這個。

每個人的應對姿態都形成於自己的童年,在學會説話之前,我們會記住成人的言語,隨後我們將這些言語和感覺體驗結合起來。

冰山第三層,感受

    感受是普遍的人的情感經驗,如愛,生氣,害怕,輕視,透析和嫉妒等。感受常常強烈的依賴於過去的經驗基礎。即便我們此刻的感覺是由當前的事件,所引發出來的,我們也常常會根據自己長期積累的感受來進行反應。我們的反應性感受是建立在期望和觀點基礎之上的。他與自我價值和自尊密切相關。人們往往會用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生氣的時候罵人打人,傷心的時候哭泣,等等。很多夫妻在吵架的過程中,丈夫往往比較理智,總會為自己找很多理由,甚至覺得太太胡攪蠻纏。但是太太卻可能會抱怨丈夫,你有考慮過我的感受嗎太太可能用胡攪蠻纏的行為,在表達自己的感受。

冰山第四層:觀點

  觀點也被稱為信念,態度,價值觀。觀點是在現在和過去的經驗的結合下產生的,不只是根據此刻所見所聞的事實,也受到我們的期待與渴望的影響。比如,有個小女孩知道父母不曾擁抱她,將之理解為自己不被愛或不值得愛。或是發現學校其他同學對她不好,欺負她,她的解釋,可能是自己很笨,或不受歡迎。這種解釋會影響他的自我價值感,以及他對自己的看法與感受。

冰山第五層:期待

  每個人對他人和自己都有所期待,期待是根據渴望而來的,渴望幾乎都是相同的,期待,卻因人而異。比如,每個小孩都渴望父母的愛,但小孩怎樣知道自己得到了父母的愛呢有些通過父母的擁抱和親吻,知道自己被愛。有些則通過和父母玩耍,知道自己被愛。再比如一個小男孩,期待和父親關係親密,他希望父親常常陪伴自己温柔到的和自己説話,如果父親能做到,他的期待就得到了滿足,這個小男孩的情緒行為都不會出現問題。如果父親工作很忙,又是一個不太會表達感受的人,也不知道如何與小孩子親近,這個小男孩將會經歷期待總不能被滿足的狀況。可是這個小男孩兒沒有辦法來滿足自己的期待,他只能忍受這種匱乏的狀態。那些未被滿足的期望,如果進入觀點層面,這個孩子可能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差勁的人,所以得不到別人的愛,如果進入感受層面很可能他會體驗到受傷,孤獨,甚至憤怒。很多時候人們並沒有表達出他們的期望,或者他們可能也不清楚自己的期望。一個期望被愛的人,他的期望總是不能得到滿足,為了生存,他會不斷的放棄自己的期望和被愛的需求,這些經歷不但會導致她產生低自尊痛苦傷害和自我貶低的感覺,還會讓她產生這樣的結論,‘’我不好,我不值得別人愛‘’。

冰山第六層:渴望

不論是什麼種族文化宗教性別或膚色,所有人都想被愛,被重視,被接納,所以渴望是普世皆通的。當我們漸漸成長時,這些渴望得到滿足或是未得到滿足,都將會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成熟,以及處理我們自身感受,有很大的影響。因為這些渴望我們發展出了幾種溝通方式,表現出來的形式,可能是得到接納或不被接納的行為,為了得到別人的重視,我們可能討好或控制別人,當普世皆通的渴望未被滿足時,我們就很難與他人連接或者連接不穩固。

冰山第七層:自我

冰山的核心或基礎就是自我,它決定了我們與自己和世界的關係。這部分最難以被察覺,被瞭解,常常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看清他的真正本質。‘是我’是一種生命的真實狀態。我們在情感上完全活在當下,能完整地兼顧我,他,情境,能讓生命力在自然狀態下,不斷成長,內心充滿喜樂與意義感,同時能很順暢的和任何人連接,我們的目標是與它連接,發現我們本來的面貌以及我們最深切想要的是什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