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電的魚叫什麼魚

來源:魅力女性吧 1.13W
帶電的魚叫什麼魚

電鰩

鰩魚的一種,它們的頭胸部兩側各有一個橢圓形、蜂窩狀的發電器,這兩個發電器能把神經能轉化為電能。有些電鰩可以放出高達200伏特的電流,往往使敵人不敢靠近它。

電鰩身上的發電器排列成六角柱體,叫“電板”柱。它們身上共有2000個電板柱,有200萬塊“電板”。這些電板之間充滿膠質狀的物質,可以起絕緣作用,所以電鰩自己不會被電擊。

電鰩堪稱海底“活電站”。世界上電鰩有好多種,發電能力也各不相同。非洲電鰩一次可發電約220伏,中等大小的電鰩可發電70~80伏,較小的南美電鰩只能發出37伏電壓。

電鰩喜歡潛伏在海底泥沙裏,飢餓時才從泥沙裏鑽出來。它覓食時的絕招是遊進魚蝦中頻頻放電,對方被電暈不能遊動時,它就會上前吞食。如果遇到敵害攻擊,它也用放電回擊。

帶電的魚叫什麼魚

電鰻的學名 Electric eel(雖然叫電鰻,但它是一種魚)最早在1766由動物學家 Linnaeus定的名為Electrophorus electricus(也就是後來的電鰻),但人類發現帶電的魚的時間就可追溯到非常早了,古埃及在公元前2750年就有對尼羅河裏的電鮎的記載,當時古人稱之為“憤怒的魚”,並認為這種魚是尼羅河的雷神,是魚類的保護神,甚至有的吃瓜M羣眾認為這種電擊的酥麻感可以用於治病。到了15世紀,阿拉伯人的記載中稱這種魚為lighting(當然是阿拉伯文 )(光魚雷魚),開始跟自然界現象聯合在一起,直到16世紀對電學研究的大量展開,才開始解釋這種正負電荷的運動是一種自然現象,這個時候應該才能正式稱電鰻的電就是我們口中説的電。而電鰻棲息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活奧裏諾科河流域,也就是説只有當地人才會在他們的語言中有“電鰻”的説法,而古南美洲是以各個部落的形式割據,每個部落之間甚至語言不同,有的語言現在已經失傳,所以很多古代稱“電鰻”的説法現在應該也找不到了。

而我翻閲了一些資料,在一本《Handbook of Amazonian Languages》找到了一種南美語言中的電鰻的説法:

Mina'di

而另一種西亞馬遜語言Jarawara語中(出自《The Jarawara Language of Southern Amazonia

》)

稱為:

atine

看來這個詞大多跟刺痛,裂開,震驚有關,當然大多來自這種魚給人的感觀體驗。這應該就是發現電以前的叫法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