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行則桴浮於海典故

來源:魅力女性吧 1.54W
道不行則桴浮於海典故

此語出自《論語·公冶長》

全文是:“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意思是,孔子説:“大道如果不能推行於天下,乘坐着竹筏子到東海去遊蕩,大概仲由能跟隨我吧?”子路聽説這件事,很喜悦.孔子説:“仲由在勇氣的方面超過我,可是沒有地方取得做竹筏的材料.”對“無所取材”的解釋還有兩種説法,一説是“無所取哉”,是説子路沒有可取之處,完全否定子路,是不符合孔子精神的,因此不可取另一説是“無所取裁”,是説子路不知道控制自己,是一種責備的口氣,似乎也非仁者氣象,也不可取.此採用錢穆先生的説法,是説無法得到造竹筏子的材料,是一種和平豁達的氣象.

應該是“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意思是:如果主張的確無法推行了,那就乘着木排漂流海外。

出自《論語·公冶長》。

原文節選: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註釋:

桴(fú):用來在水面浮行的木排或竹排,大的叫筏,小的叫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