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吃飯時間表

來源:魅力女性吧 8.66K
古代吃飯時間表

辰時·吃飯

在傳統文化中,辰時也稱作“食時”,也就是吃飯的時間。古人和今人的吃飯時間並沒有不同,都是在七點到九點。古人吃飯的畫面,在今天看來像是一道別致的田園風景,如同白居易在《履道西門》中,行灶朝香炊早飯,小園春暖掇新蔬。熟睡了一夜,腹中已是飢腸咕嚕,一天的生活從一頓頗有儀式感的早飯開始,這是古人樸實無華的生活情調。

午時·午飯

古人一天的正中間是兩個小時,即十一點到十三點。此時的太陽在正中間,光照時間最強烈,人也勞作了兩三個鐘頭,是時候吃午飯了。古人一日三餐中,最沒有儀式感的應該是中午飯。那些在田間地頭勞作的男人往往不回家,坐在地頭等着家裏的婦女給送飯。白居易在《觀刈麥》裏寫到: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婦女用扁擔挑着飯,兒童抱着水壺跟在後邊,給在地裏幹農活的男人送飯。

申時·晚飯

古人吃晚飯的時間比較早,差不多在傍晚五點前解決晚飯的問題。五點對今天的人來説,大概沒有下班回家,但古人已經吃過晚飯。尤其是在宋代以前,大部分古人的飲食標準是“一日兩餐”,“一日三餐”的概念是宋朝人發明的。所以,西漢《淮南子》裏説,至於悲谷,是謂晡時。晡時就是吃第二頓飯的時間。

秦漢以前每天兩頓飯,自唐宋開始每天三頓飯。

秦漢以前所謂普通老百姓卻是吃兩頓,俗稱“朝食”(大約上午九、十點左右和“哺食”(大約在下午三、四點左右),也就是一早一晚。但從唐、宋是個例外,宋朝老百姓和當下一樣,一天吃三頓。

古人一天只吃兩頓飯,因為古人平均壽命和當下人沒法比,人生七十古來稀,當下人活到七、八十比較常見。

古人吃兩頓,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當時生產力底下,袁隆平還沒出生,糧食生產率自然不高,如果大家都一天三頓,敞開肚皮吃,糧食是不夠吃的。

其次,我們現在吃晚飯,大多有電燈照明,很温馨,可古人沒當下人好命,因為沒電。有人説,古代不是有油燈嗎?

這個確實有,但普通老百姓可消費不起,尤其一用就是幾個小時,那得花費多少銀子啊,老百姓自然心疼,只能以“好鋼用在刀刃上”的心態,特別急需時才用油燈,否則就不會有什麼“鑿壁借光”的故事了。因此,説古人基本上沒啥夜生活,倒也是事實。

每到傍晚天黑時,大多老百姓就要“洗了睡”。既然睡的早,那起牀時間自然也早。

古代老百姓基本上在五、六點(天矇矇亮的樣子),就已經起牀了。皇帝上朝也是這個時間,大臣們五點左右,就得從熱被窩裏爬起來上朝,因為遲到是要打屁股的。

因為古人沒有中飯的習慣,自然也沒有午睡的習慣。因為午睡是吃了中飯後,血液大多到胃裏導致腦供血不足,人會感到暈沉沉才有午睡的需要。

孔子的學生宰予大白天睡覺,氣得孔老夫子大罵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唐、宋時期是個例外,就是老百姓也開始吃中餐了。

賈島《送貞空二上人》詩云:“林下中餐後,天涯欲去時”,就管午飯叫“中餐”。白居易《詠閒》雲:“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就叫午飯了。

唐、宋經濟確實夠發達,商業活動很繁榮。到了晚上,有錢的老百姓大多想上街溜達、娛樂、消費,城市商户也想借此做生意多發點財,恰好,特別是宋朝皇帝很開明,推行的是鼓勵經商(70%的税收帶來工商)政策,加之簽訂合議後多年無戰事,乾脆就取消了實行了好多年的“宵禁”政策。

據考中國的商朝時期,“商代人為兩餐制,一餐是在上午進之,約當今7-9點間,稱為‘大食’,一餐在下午,約當今15-17點間,稱為‘小食’,兩餐就食時間約定俗成,又被納為時辰專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