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絲和年糕的區別

來源:魅力女性吧 1.39W
餌絲和年糕的區別

1、定義不同,餌塊是雲南騰衝特有的,是當地最著名的名特小吃之一,年糕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在春節,很多地區都會吃年糕。2、做法不同,餌塊是先選用優質大米,再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衝搗、揉製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

3、吃法不同,餌塊燒、煮、炒、滷、蒸、炸都可以,比如可以煮成餌絲,可以炒,可以做成扁的燒餌塊,還可以作為輔料加到冒菜和火鍋裏。年糕一般都是煮着吃,餌塊更像是點心,年糕更像是主食。

4、口感不同,餌塊有很有嚼勁和比較糯的兩種。年糕是有粘稠口感。

餌絲和年糕的區別

1、定義不同

餌絲:餌絲為雲南特有,是騰衝最著名的名特小吃之一,也是昆明地區常見的傳統食品之一。餌塊系用優質大米加工製成,其製作過程是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衝搗、揉製成各種形狀。

一般分為塊、絲、片三種。製作方法燒、煮、炒、滷、蒸、炸均可,風味各異,久食不厭。雲南十八怪中就有一怪:米飯餅子燒餌塊。

年糕:年糕(nián-gāo,rice cake new year cake)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

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着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2、來歷不同

餌絲:關於餌絲的來由,坊間有多種説法,其中包括源於貴州説、廣西説、雲南説等。

舊時昆明習俗,老百姓總愛在家門口支起個爐子,把粑粑放在鐵篩子上烤,一邊烤一邊吃,真是別有風味。

年糕:關於春節年糕的來歷,有一個很古老的傳説。在遠古時期有一種怪獸稱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裏,餓了就捕捉其他動物充飢。可到了嚴冬季節,獸類大多都躲藏起來休眠了。“年”餓得不得已時,就下山傷害百姓,攫奪人充當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

後來有個聰明的部落稱“高氏族”,每到嚴冬,預計怪獸快要下山覓食時,事先用糧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條條,撳成一塊塊地放在門外,人們躲在家裏。“年”來到後找不到人吃,飢不擇食,便用人們製作的糧食條塊充腹,吃飽後再回到山上去。

人們看怪獸走了,都紛紛走出家門相互祝賀,慶幸躲過了“年”的一關,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準備了。這樣年復一年,這種避獸害的方法傳了下來。因為糧食條塊是高氏所制,目的為了喂“年”度關,於就把“年”與“高”聯在一起,稱作為年糕(諧音)了。

3、營養價值不同

年糕:年糕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煙酸、磷、鉀、鎂等健康元素。

餌絲:餌絲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人體容易消化吸收。礦物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含量都較高。 補充能量:含碳水化合物,糖類,能迅速為身體提供能量。

餌絲和年糕的區別

餌絲是粳米做的,而年糕是粳米拼了糥米。

年糕是要比餌絲黏的,年糕主要軟軟的,餌絲則是比較硬。

餌絲是雲南貴州特有的着名傳統小吃,它是以整粒的騰衝大米為原料,經過淘洗、浸泡、蒸熟、衝搗和揉制等工序加工而成。成品餌絲並不是都是塊狀的,通常有塊狀、餅狀、卷狀、絲狀或片狀等各種形狀。

年糕,中國漢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年糕是用大米或糯米,煮成飯用打製或水磨成粉後壓制而成的糕,在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