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發酵牀的十大知識

來源:魅力女性吧 1.07W
生態發酵牀的十大知識

1、發酵牀主要由有機墊料組成,墊料主要成分是稻殼、鋸末、樹皮、木屑、酒糟、粉碎秸稈等,佔90%。

2、其中鋸末、稻殼佔大部分,其他的佔少部分。豬舍填墊總厚度40~90釐米。1米3的墊料用菌液2千克。

3、發酵牀是利用全新的理念,結合現代微生物發酵處理技術提出的一種環保、安全、有效的生態養豬法。

4、實現養豬無排放、無污染、無臭氣、徹底解決規模養豬場的環境污染問題。

5、先根據養殖品種和飼養量做墊料牀 豬80釐米 雞40釐米,牀底不硬化,地下半地下均可,育肥豬頭均1.5平方以上,肉、蛋雞每平方5只左右,還要有墊料牀邊上佔1/3左右的硬化地面。

6、墊料 最好是無菌乾燥的稻殼各佔一半 三、最好選幹撒式墊料發酵劑先用玉米麪適量按説明用量攪拌一下。

7、鋪墊料每10釐米撒一層發酵劑直至把料牀填平即可入欄。

8、入欄後每週翻耕一次,並根據情況補充墊料。

生態發酵牀養殖技術是指綜合利用微生物學、生態學、發酵工程學、熱力學原理,以活性功能微生物作為物質能量“轉換中樞”的一種生態養殖模式

發酵牀又叫生態發酵牀,主要用在規模化養豬廠,進行糞污處理。

發酵牀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學、生態學、發酵工程學等原理,通過微生物將養殖糞污消解,實現養殖廢棄物零排放,從而解決糞污對環境的污染問題。

發酵牀有兩種應用模式

第一是把墊料(秸稈、鋸末屑等,主要起蓬鬆和介質作用)與微生物(專用菌粉,可以市場直接購買)混合直接鋪在豬舍內,豬直接把糞污排到發酵牀上面,進行微生物降解。但這種方法需要大量勞動力,且不利於工廠集約化養殖,同時容易發生疾病。因此當今多采用第二種方法。

第二種方法是“異位發酵牀”,發酵牀是單獨建設的,不與豬接觸,糞污產生後通過設備進行收集然後噴淋到發酵牀上,進行微生物降解。可以避免直接把發酵牀墊到豬舍下面的弊端,也能達到零排放的標準,同時有利於發酵牀的温度控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