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恭的傳説典故由來

來源:魅力女性吧 6.58K
出恭的傳説典故由來

“出恭”起源有兩種説法,不過相差不大,一説是元代,一説是明代。一般認為是最早出現如廁含義的是元。

這個詞在元明清的小説中出現頻率尤其高——

《西遊記》裏有:“沙僧,你且與上前來他鬥着,讓老豬出恭來。”

《金瓶梅》第十九回:“西門慶正在後面出恭。”

甚至《紅樓夢》也説:“秦鍾趁此和香蓮弄眉擠眼,二人假出小恭,走至後院説話。”

“出恭”一詞,最早是科舉考試中,為了表現出考場的嚴肅性,特別設立牌子,上書“出恭入敬”。意思是提醒考生,不管往外走還是往裏進,都要保持恭敬的姿態。這種東西的作用類似於現代公共場合的標語,比如“禁止喧譁”、“禁止抽煙”。

之所以變成“解手”的代名詞,是因為參加考試的學生,如果需要上廁所,就必須領取一個寫着“出恭入敬”的牌子,方能離場。連上廁所都要保持恭敬的禮儀,可以説是很嚴肅了。久而久之,“出恭”就多出來一層含義。説“領出恭牌”,就是説“我要上廁所”。“出恭”還分“大恭”和“小恭”,分別對應大、小便。

除了以上的説法,“出恭”還有另一個很有意思的解讀。在古代,漢字的數量並不多,有不少字同時表明多種含義,其中就有“屎”字作“矢”字。也就是説,“矢”除了表示“箭”以外,還表示大便的意思。

那麼好玩的地方來了。

“矢出於弓”,我們當然理解為箭從弓上射出去,但是鑑於“矢”的多重含義,又能看作是“屎出於弓”,這麼看來,“弓”字又多了一層意思。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寫了一篇文章諷刺男同性戀,有一句叫“探大弓於國庫”,來描述男同的啪啪啪場面。這裏的“大弓”就指“大便”,“國庫”就是指“糞門” (有點重口……)。按照以上的證據,拉屎也叫“出弓”,讀音和“出恭”一致。也算是“出恭”的另一種淵源了。

中華語言,實在是博大精深。對於以上兩個解讀,大家更傾向於哪種呢

出恭這個詞的來歷,和古代的科舉考試有關。為了防止考生擅自離開座位尋機作弊,從元代開始,科舉考試規定,考生中途出去上廁所的,必須請假。請假條就是一塊寫着“出恭入敬”四個字的牌子。考生上廁所要帶着這塊牌子,上完廁所之後,再把牌子交回來。

所謂“出恭入敬”,就是“出入恭敬”,因為考場是一個嚴肅的地方,考生必須遵守紀律,不得高聲喧譁,以免干擾別人考試。後來,人們就把上廁所稱為“出恭”,把大便稱為“出大恭”,小便稱為“出小恭”,放屁稱為“出虛恭”,而用來裝尿液糞便的馬桶,則稱為“恭桶”。

“出恭”,在古代是對上廁所方便的雅稱。

其實,起初的“出恭”並沒有方便之意,這個詞出自科舉。

人有三急,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也不例外,要知道,當時的科舉一呆就是幾天,所以期間上廁所是難免的。

所以,從元朝開始,為了方便考生在考試期間出去上廁所方便,就設立了兩種牌子,一個叫做“出恭”,一個叫做“入敬”。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考場之地神聖,出入的時候一定要恭恭敬敬的。

具體的使用方法就是:進考場,沒人領一快“入敬”牌子,然後開始答題答到一半想上廁所,就到門口用“入敬”牌換成“出恭”牌,去方便,方便完回考場,再換回“入敬”牌。

久而久之,這“出恭”便成了科舉考生對如廁的指代詞,慢慢的流傳到了民間,既然是從文人口中傳出,也便成了如廁的雅稱。

熱門標籤